高中地理海水運動教案
來源:高考網 2009-08-21 17:49:53
海水運動
【教材教法分析】
本節是在了解海水基本的物理特性的基礎上講述海水運動,而海水運動的形式和特征,又是學習海洋資源開發的基礎,因此,本節教材在本單元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本單元的重點。本節教材可分為兩部分內容:海水的運動形式和洋流。其中,洋流的形成、分布及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為本節重點。
一、教材首先概述了海水的三種運動形式。海水是一種流體,永遠處于不停的運動之中,海水運動使得海洋中的物質、能量的循環有較高的速率。海水運動形式多種多樣,可簡單分為波浪、潮汐、洋流這三種基本形式。波浪是水質點振動運動的發生和傳播,可分為風浪、內波、駐波、海嘯等類型,波浪對船只航行、漁業作業等有很大的影響,波浪還具有極大的能量,是海岸動力作用的重要因素,它能夠引起海岸線的變遷和泥沙物質的遷移和沉積。潮汐是在天體引潮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種長波,引潮力是月球和太陽對地球上海水的引力,以及地球繞地月公共質心旋轉時所產生的慣性離心力組成的合力,這是引起潮汐的原動力,另外各地的潮汐現象還要受到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的影響。例如,世界上一些喇叭形河口區,由于受地理形勢的影響,常出現涌潮或暴漲潮。洋流也叫海流,是海洋中海水從一個海區水平地或垂直地流向另一個地區的大規模的非周期性的運動。它對海洋水文特征、人類海上活動以及大陸沿岸的氣候等都有巨大影響。因此,對洋流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義。
下載地址: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161382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