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里的“人力資源管理”大道理
2009-09-08 15:53:02網絡
班級中的人力資源雖然沒有企業管理那么復雜,但實際上也涉及到班級文化中的班風、學風建設,班級自主管理機制和人等層面。
班級中的人力資源管理
班級文化是開發學生潛能的軟環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學校生活的感受和參與程度,影響到學生社會化和個性發展水平,影響到學校教育的成果和質量。班級文化不僅能為學生的素質發展創建良好的氛圍,還能為形成一個勤奮向上充滿活力的班集體起到橋梁紐帶作用。加強班級文化建設,是優化班集體的有效途徑,也是進而優化學校教育的有效途徑。在班級文化建設的過程中,班主任無疑是樂團的指揮,是師生關系中的主導,因此,班主任的教育理念、思想方法、表率作用對班級文化建設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真誠、接受、理解是建設班級文化的條件和保證;科學的教育內容、和諧的人性化管理,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班主任寬容的胸懷,溫暖和包容是構建和諧的班級文化建設的支撐。
做好“人”的文章
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應注重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合作,提高人際溝通的技能,以及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比如,要教育學生養成豁達大度、謙和熱情、正直誠實等優良品質;教會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正確評價別人的態度和能力。德國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說,教育就是“從生命深處喚起他沉睡的自我意識,將人的創造力、生命感、價值感喚醒。”每個人的內心都具有自我發展的動因,特別是孩子。他們的內心都是積極向上的,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贊揚。無論孩子的行為表現怎樣,在他的內心都是向往優秀的,所以教育就要深入到孩子的內心深處。用心去傾聽孩子積極發展自我的渴望,用教師堅定的支持和信任去提升他對自己的信心。要讓學生在被尊重中學會尊重,在信任中學會自信,提升他對良好自我的認識。
一個企業想從優秀到卓越,最核心的就是人力資源的管理;借鑒科學的企業管理心得,豐富班級管理中的教育方法,讓每一個學生在“從優秀到卓越”的道路上健康地發展!
班級自主管理機制
高中的學生,已經急切地要求獨立,需要民主的權利,展示自己的舞臺。放開手讓學生自主管理班級,滿足學生們對“獨立”的需求,將獨立能力發揮出來,建立學生自主的運行管理機制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接手新高一(四)班時,我并沒有一開學就根據入學成績和之前的學習履歷來選擇班干部,而是通過一個多月的時間來觀察,發現那些正直、敢抓敢管的,還要有邏輯推理能力和組織能力的學生,之后提出候選名單,由班級全體學生根據候選人的競聘演講來民主投票選出他們心目中的班干部。除了常規班干部,班級中各種崗位資源其實都可以充分挖掘,使學生在班集體建設中獲得豐富的成長體驗。比如設立小組長、科代表,文藝節藝術總監、體育節代表團領隊、班報主編及編委、圖書管理、活動設計、一日班主任、廢品收購站站長等等,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讓每位同學都能擔負一項職責,主動參與到班級管理中。班里的學生可以自主管理,自主健康成長,但并不意味著班主任就可以放任自流。無為,就是盡可能地把權力放給學生;有為,是要注意到每個學生的心靈動向。班級是由每一個有獨立個性的學生組成的,認真做好“人”的文章,這里面蘊涵著教育的藝術。
在當今社會,人力資源已成為時髦并被廣泛接受的名詞,作為一個經濟組織的企業,它的人力資源管理是為了長期有效地為企業的發展服務。作為一個教育系統中的基本組織形態,班級中的人力資源是否也有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并從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借鑒的經驗呢?
企業中的人力資源管理
企業人力資源常牽涉文化、制度與人三個層面:優秀的公司一般會借助強大的文化力量增強公司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員工愿為大“家”做出適度的個人讓步乃至“犧牲”。制度優秀的公司并不片面夸大文化的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制度、程序就是管理者的“利器”。文化與制度固然重要,問題是面對既定的文化與制度,管理者最緊要的是用心做好“人”的文章,這里面就包含著領導藝術。企業管理者分配工作任務的程序是否公開、公正?是否考慮了員工的素質和需求特點?是否綜合運用多種激勵手段?給成就欲望強的員工委以重任,給有培養潛力的員工加大工作壓力,給有特定專長和興趣的員工安排對應的工作,并與員工面對面地充分溝通等問題。解決好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才能為更快更好地發展提供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