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新考綱修改
2009-10-11 13:54:30網絡資源
經濟學新考綱修改:
1、將“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調整為“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已經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積極發展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有利于繁榮城鄉經濟、增加財政收入,有利于擴大社會就業、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經濟發展,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對于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要求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消除影響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確立平等的市場主體地位,實現公平競爭;進一步完善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依法保護非公有制企業和職工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政府監督管理和服務,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進一步引導非公有制企業依法經營、誠實守信、健全管理,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促進非公有制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2.確立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確立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所有權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確認,體現了國家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對勞動、知識、人才、創造的尊重,有利于調動一切積極要素,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必然要求。
3.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憲法確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有著重要的意義:首先,有利于堅持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其次,有利于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第三、維護了社會公正。使合法的私有財產有了法律保障。第四、表明我國正按照文明政治、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構筑文明政治、市場經濟的運行基礎,這有助于樹立好的國際形象。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進步。
4、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①反映社會化生產規律因為,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是客觀規律。②進一步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活力,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
5、擴大就業,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這一觀點體現了黨關注民生、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也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本質。
6、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社會信用體系是保證經濟良好運行的社會機制。它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基礎,以解決市場參與者的信息不對稱為目的,使守信者受到鼓勵,失信者付出代價,保證市場經濟的公平、公正與效率。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形成以道德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是建設現代市場體系的必要條件,也是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