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家長必讀 > 專家講座:從根本上認識網癮并戰勝它

          專家講座:從根本上認識網癮并戰勝它

          2011-08-09 15:41:12家長網絡學校

            [前言]

            網癮是現代社會青少年教育所面臨的一大熱點問題,如何有效的治療和防止網癮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課題。要想解決好這個問題,分析網癮的成因是關鍵,它直接決定了治療和防治方式的效果。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在網癮的成因上,人們普遍存在著兩大誤區:一是把焦點主要放在了孩子身上,沒有意識到孩子本來是一張白紙,家庭、社會對孩子錯誤的教育要求和錯誤的教育方法,讓孩子在現實的學習和生活中飽受挫折和失敗,使得孩子求勝、求認可的欲望沒有得到滿足,才是導致他們網癮的決定因素;二是人們總是用消極的眼光看待網癮現象,沒有意識到孩子在網癮發作中所表現的求勝欲望和進取心是一個人最寶貴的品質。這就使得我們在消弭網癮癥狀的同時,可能會把這寶貴的品質也一同鏟除。

            要想真正解決網癮問題,我們關注的焦點應該在家庭和社會對孩子的養育方法和要求上,任何脫離這一大方向的解決方案都有可能產生兩種后果:一是網癮復發,這是由于導致孩子網癮的成因沒有消除;二是帶來副作用和后遺癥。超極少年成長訓練是從產生網癮現象的合理性出發,不是直接針對孩子進行改變,而是通過改變家庭和社會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要求,從根本上消除產生網癮的因素,達到根治網癮的目的,并不會產生任何副作用和后遺癥。不僅可以解決網癮問題,更重要的是改變了孩子的人生。

            [網癮診斷]

            網癮患者沉迷于網絡游戲、網絡聊天等虛擬生活而不能自拔,嚴重影響了正常生活的現象。究竟怎樣算染上網癮,美國心理學家金伯利?揚教授修訂的網絡成癮診斷標準,分為10個問題:

            你是否過于關注網絡?

            你是否感覺需要不斷增加上網時間才能感到滿足?

            你是否難以減少或控制自己對網絡的使用?

            當你準備下線或停止使用網絡時,你是否感到煩躁不安、無所適從?

            你是否將上網作為擺脫煩惱和緩解不良情緒的方法?

            你是否對家人和朋友掩飾自己對網絡的著迷程度?

            你是否由于上網影響了自己的學業或朋友關系?

            你是否常常為上網花很多錢?

            你是否下網時感到無所適從,而一上網就來勁?

            你上網時間是否經常比預計的要長?

            被試者在其中5個及以上問題中回答“是”才可被診斷為網絡成癮。然而,這樣的標準是模糊的,難以定量的。很多醫學工作者、心理學工作者試圖給出網癮診斷的臨床標準,但都不能找到讓眾人接受的指標。我們并不能完全以上網的時間長短以及是否喜歡網絡活動來判定是否有網癮。導致網癮現象無法確定臨床標準的主要原因是網癮現象本身并不能一概從負面去認識。每個人都有求勝、求認可的心態,這種心態是網癮現象的本質,但這種心態也是一個人健康成長必不可少的品質。英特爾公司前CEO安德魯·葛洛夫把他自傳的書名就起為《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也就是,網癮孩子身上的那種非理性的偏執恰恰是偉大成功者不可缺少的品質!只是這種品質用在了對社會沒有價值的領域,才會出現問題。為此,我們應該以一個人上網給他的學習、工作或現實中的人際交往帶來不良影響作為標準。事實上,在互聯網沒有發展起來時,青少年也會沉迷于電子游戲、臺球、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等。

            于是,我們可以給出不良的網癮現象兩個基本特征:

            *對現實生活有疏遠感。一旦停止網絡活動,便不能從事任何有意義的事情。情緒低落、悲觀、喪失自尊、自信心、邏輯思維遲鈍、怯懦、軟弱、自卑、自責、失去朋友和家人的信任。

            *長時間沉迷網絡。難以控制,過度興奮,睡眠紊亂。每當互聯網的線路被掐斷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網時會感到不安、情緒低落或無所適從。嚴重時將鍵盤、鼠標摔得粉碎,進而產生自殺念頭。


            [網癮現象]

            我們先看一組網癮現象:

            案例一:初中生,網齡一年。父母曾經試圖關掉電腦來解決問題,但遭到了兒子以死相逼的威脅。

            案例二:29歲,網齡兩年。不上班、不吃不喝、到處向人借錢,都是為了上網游戲。

            案例三:13歲,天津市塘沽區男孩張某,因沉迷網絡游戲不能自拔,從24層高的樓頂跳樓自盡。

            案例四:18歲,高三復讀,網癮七年。大年三十晚上網癮突然發作,立刻就要奔向網吧。但遭到了母親的阻攔,他一氣之下,一拳將母親打倒在地,還踩上兩腳,憤憤而去。

            案例五:高中生,網齡兩年。母親無力再支付他上網的費用,于是,所有家當都成了變賣的對象。

            案例六:24歲,網齡近十年。從初中開始就上網,為了能夠上網,他丟了五六份工作。

            案例七:16歲,網齡四年。為上網,干脆輟學。家人為此找心理醫生,吃藥打針,但是全無作用。

            案例八:高三畢業生小宇因高考過后幾乎全部時間都在進行瘋狂的網絡游戲導致視網膜裂孔。他每天平均玩十個小時以上的網絡游戲,玩的最多的是網絡游戲“CS”和《魔獸世界》。

            案例九:北京某名牌大學二年級學生宋某,因迷戀網絡游戲,被醫生診斷為“重度網絡成癮患者”。在被父親送到醫院治療的當晚,他用玻璃碎片割腕自殺,幸虧搶救及時才保住了性命。

            案例十:17歲,北京某縣初中學生李陽,為籌集玩網絡游戲的錢款深夜潛入叔叔家,將爺爺、奶奶、叔叔等一家五口殺害,其中一人身中60多刀。

            案例十一:兩年“網癮”,13歲迷上了《夢幻西游》,整日整夜地“泡”在網吧里。去年春節前,他私自拿了2000元離家出走,在外地網吧過了一個星期,錢花得所剩無幾的時候才回來。

            案例十二:14歲,江蘇省某市一位花季少女,因沉溺于網絡游戲偷同學的錢被老師批評,心理扭曲的她于是仇恨老師,瘋狂報復,用菜刀將老師活活砍死。

            2005年11月22日上午,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在京發布我國首個有關青少年網癮問題的調查報告《中國青少年網癮數據報告(2005)》顯示,全國青少年網癮比例13.2%,以此估算,全國1650萬未成年網民中,有近245萬青少年沉溺于網絡。云南網癮人數以27.9高居榜首,北京排名第二為23.5%,上海最低為8%。這說明網癮比例與經濟發展水平、地理位置沒有直接的關系。根據調查,未成年人網癮比例較高,其中初中生、失業或無固定職業者、職高學生初中生和職高生網癮現象最為令人擔憂,比例均達到20%以上;而政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高中生中的網癮比例相對較低。網癮年齡分不也不同,13歲至17歲的青少年網民中網癮比例最高,而30歲至35歲的網民中網癮比例最低,男性網癮比例又高于女性比例。

            北京團市委和中科院心理所對八區中學生所做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學生網絡依賴傾向者高達13.65萬人,平均每周9小時,假期超過21小時。針對北京市4所正規高校的調查,一所招生規模在5000人左右的大學每年約有50人左右退學,其中80%的退學大學生都和網絡成癮導致曠課或者所“掛”科目過多。

            另一項學生調查表明,我國有玩電游戲經歷者占89%,成癮學生占6.5%。

            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的一項有關大學生網戀的調查顯示,18.4%的大學生承認自己有網戀,87.8%的大學生認為,網戀是滿足情感需要的一種形式。

            從中國目前的國情來看,一般小孩在小學高年級階段開始接觸網絡,還不至于成癮。升入初中以后,開始進入青春發育期,心理開始隨著身體的變化而發生微妙的變化。進入初二以后,課業負擔加重,心理壓力也加重,這個階段他們想找地方解脫,而網絡游戲正好可以滿足他們的成熟感,慢慢地就會沉迷于網絡游戲。從眾多網絡成癮的案例來看,初二的學生或13歲的小孩,是最容易出問題的年齡段。


            [值得推敲的原因分析]

            在解決網癮之前,我們首先要弄清楚網癮產生的原因,只有從原因入手,才能根本解決問題。按照一些專家的研究表明,問題型家庭是主要成因。家庭出現問題,孩子往往會成為受害者,最突出的就是父母離異。北京軍區總醫院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主任陶然在2006年4月至2007年2月,對收治的641例心理問題青少年進行研究后發現,青少年網癮的影響因素中,以家庭因素為主。46%的網癮少年在童年期有過重大生活事件的創傷。他們甚至可以很清楚地回憶出事件的時間、地點,其中的人物和對話。他們的心理發育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受損,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缺乏與人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

            父母拒絕承認、懲罰嚴厲、溺愛、暴力以及過度干涉、保護使孩子不斷地體驗自己的無能和失敗,他們的自尊心受到了打擊,內心充滿了矛盾、憤怒和敵意,也容易導致網癮。

            報告顯示94.5%的網癮青少年對父母產生敵意,52.3%的孩子評價父母缺乏溫暖和理解。這些孩子中有一半來自家境不錯的家庭。在641例調查對象中,有50%的孩子的父母月收入為1000元至3000元。其中月收入為1000元至2000元的占25.5%,2000元至3000元的占24.5%,擁有商品房的家庭達62.9%。調查顯示,被調查的網癮青少年中,獨生子女比例高達79%。

            就孩子自身的原因,憂郁癥、自制能力差也會導致孩子網癮。

            然而,這樣的分析不能解釋為什么在中國上網成癮的比例要遠高于美國。據美國心理學年會報告有關研究統計,上網人群中網絡成癮的比例約為6%,不到中國的一半;ヂ摼W公司IAC和廣告公司智威湯遜聯合進行的調查顯示,中美兩國2100多名年齡16-35歲的網民中,大約42%的中國網民說他們有時會覺得上網“成癮”,相比之下,美國網民的這個比例只有18%。從調查報告中我們并不能簡單得出家庭發生的重大創傷和網癮之間存在某種必然關系。

            不到1/3的美國網民說,互聯網給他們的社交生活帶來助益,而77%的中國網民表示互聯網有助于結交朋友。近3/4的中國網民說,他們在網上比在現實世界中感到更自由,而美國網民的這個比例只有32%。

            中國的離婚率要低于美國,而中國由于實行獨生子女政策,家庭暴力也會低于美國。

            著名網絡心理學家、美國網絡成癮康復中心主任金伯利?楊說,網絡成癮是個國際化的問題。但與中國不同的是,中國網絡成癮的群體主要是青少年,而美國網絡成癮則主要是成年人,主要表現為網絡色情、網絡賭博、聊天、信息交流和網絡游戲等五個方面。

            有人把網絡游戲稱之為“精神鴉片”,這種比喻也并不恰當,因為在玩網絡游戲的人當中,成癮的人畢竟是少數,這和吸食鴉片的人完全不同。如果網絡游戲真的是所謂“精神鴉片”,國家也一定會像禁止鴉片一樣,禁止網絡游戲。同樣玩網絡游戲,為什么有些人會成癮,有些人卻不會?

            [從人的本性去尋找網癮的真正原因]

            那么,究竟什么是網癮的真正成因?這要從有網癮者的上網動機中分析。有網癮者在網絡上的基本活動是玩游戲和聊天。從玩游戲的動機中不難發現,想要戰勝“敵人”或“困難”,贏得勝利并被“他人”認可是上網的基本動機,而這些動機恰恰是人類最基本也是最寶貴的本性。臺灣首富郭臺銘每天工作十六小時,這些成功人士,他們所得到的物質收獲可能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實際的需要,為什么還會努力賺錢呢?因為他們需要更多的勝利和更多的認可。人類之所以能夠成為最高級的動物,恰恰是因為有了這種本性!如果說這些有網癮的孩子和那些成功的企業家有什么區別,那就是成功的企業家所做的事情是對社會有益的,而那些有網癮的孩子所作的事情對社會沒有益處,甚至是有害的。事實上,企業家并不是都在做對社會有益的事情。深圳萬科的掌門人王石將登山作為個人的愛好,已經成功地登上了各大洲的最高峰。他的行為的確鼓舞了很多人,但那畢竟對社會其他人來說,并不具有直接的意義。設想一下,如果人類社會相當多的人沉迷于登山,而忘記了自己的工作,那么,我們也會說,登山是一項有害的運動。

            這就意味著,網癮問題不能簡單從病理問題和心理問題去認識,而更應該把網癮問題當成社會問題。按照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說,網癮的根本問題在于人類求勝利、求認同的本性用錯了地方。為什么會用錯了地方?我們先要看看什么樣的人容易導致網癮。有研究表明有五類人:

            1.人格發展不全,明顯存在著某種人格缺陷,如過度內向,偏執。

            2.社交能力低下,一般不能與家庭成員之外的其他社會成員進行自由交往。

            3.興趣愛好單一或貧乏,不能自由地通過其他形式抒解自己的不良情緒。

            4.學習成績比較差,心智發展水平偏低,不能對事情的不良后果作出準確預測。

            5.腦功能異常,尤其是額葉部與顳葉部存在缺陷。

            從前面提到的五類人的情況總結來看,除了第五種情況可能是先天原因外,其它因素的共同特點就是都具有被社會認可的障礙。我們可以說,有網癮的人是因為在現實社會中無法贏,也無法被認可。通過上網打游戲、聊天,可以獲得虛擬獎勵和肯定,宣泄學習不成功、社會不被承認所帶來的壓抑。


            [產生網癮的具體原因]

            我們前面分析了網癮產生的原因在于在現實生活中,不能滿足孩子求勝、求認可的欲望。而這種現象又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家長根本就不想教育好孩子,我們前面也提到,一些家庭存在嚴重的問題,家長本身就是不求上進的人,或者家長因為工作太忙沒有時間管教孩子,孩子有問題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另一種情況是家長太希望孩子好了,家長愿意投入最大的精力和金錢,但孩子的發展完全出乎于家長的期望。解決網癮問題當然也只能是針對后一種情況,要從改變家長的育兒方法和要求入手,沒有家長配合的教育不可能有什么效果。哪怕家長過去沒有投入,現在想投入,孩子也有機會轉變。

            網癮問題是全世界的問題,但為什么歐美國家的網癮患者不到中國的一半?我們只能從教育的傳統中去尋找答案。如果說中國的教育傳統和歐美的教育傳統有什么本質的不同,這包括:

            第一,錯誤的教育目的。我們的教育目的是讓孩子獲得文憑,而不是獲得生存的本領。因此,為了文憑,很多生存的必有本領,以及必要的教育手段被忽視了。比如,我們沒有把生存的壓力直接傳遞給孩子,優厚的生活條件讓孩子感覺到來學習都是在為老師和家長在學習,而不是為自己在學。使得孩子沒有學習的動力和壓力。這就如同城里的貓不抓老鼠一樣,問題不在貓身上,而是這個環境。

            第二,我們沒有給孩子更多的選擇。當我們的教育目的僅僅局限于文憑的時候,我們必須面對這樣一個殘酷的現實,那就是有相當一部分的孩子會在考試中被淘汰下來。而這些孩子當中不乏有強烈求勝欲望的孩子,這些孩子究竟應該怎樣成才,可以說對大多數家長來說完全是空白。事實上,像黃光裕初中文化可以成為中國的首富,吳士宏大專生成為打工女皇,沒有通過高考一樣可以成才。

            第三,對孩子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讓孩子沒有成就感。中國人習慣于用一個高標準要求孩子,這就免不了批評和指責孩子,當孩子在現實生活當中沒有成就感,就會在虛擬的世界中去尋找。這表明,我們家長的教育手段不能達到自己的教育目的。調整會對孩子的目標,不是降低要求而是更好地達到要求。

            第四,缺乏人際關系的教育。有網癮的人往往在現實社會中人際關系不好,希望上網來逃避現實。即使是那些成績不錯的孩子,由于性格內向、猜忌心強、心眼小,碰到問題時沒能得到及時解決同樣也會沉迷于網絡,導致嚴重地影響到學習和生活。很多在中學學習突出的孩子,到了大學沉迷于網絡就是這個原因。這些孩子到了大學后,他們的學習成績不再像在中學那樣出類拔萃。而在中學以前的教育又缺乏人際交往的基本訓練,就會產生社交的障礙,需要通過網絡來逃避。

            [常見治療方法的利弊分析]

            目前,常見治療網癮的方法有這樣幾種:

            醫學治療:把網癮當成一種精神疾病來治療。我們注意到,腦功能異?赡軐е戮W癮。我們也要注意到,當網癮中毒很深的時候,會造成內分泌的紊亂,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封閉治療會有明顯的作用。然而,這部分人只占網癮人數的很小怡部分,況且生理缺陷并非唯一因素。

            隔離治療:將孩子強制與網絡隔離。這種對中度以下的患者有一定作用,但對那些中毒很深的孩子,采用這種方法有一定的危險性,可能導致孩子情緒不安,而做出某些出格的事情。

            心理治療:通過一些心理學手段,比如,和孩子進行溝通,將原來的上網時間錯開,打亂原有的心理秩序;上網前和下線時進行心理暗示(如:上啦,這段時間是我的;下啦,還有重要的事等著我呢);每天讓孩子和家人、朋友交流15分鐘;通過各種渠道傾聽對網絡迷戀否定的聲音;尋求替代性愛好,如參加各種體育或戶外運動。這種治療需要醫術很高的心理醫師配合。

            洗腦治療:通過參加特殊夏令營的形式,為孩子營造一個氛圍,給孩子舉辦很多有意義的活動,讓孩子覺得上網對自己是有害的,從而在情感上疏遠網絡。

            制度治療:新聞出版總署公布了《網絡游戲防沉迷系統開發標準》,確定累計在線3小時以內的游戲時間為“健康”游戲時間;超過3小時就進入“疲勞”游戲時間,此時間段內如玩家繼續玩游戲,其經驗值和虛擬物品收益將被減半;累計游戲時間超過5小時進入“不健康”游戲時間,不健康時間內玩家的收益降為零。然而,如果使用者累計下線休息時間已滿5小時,再上線時即可重新累計上線時間,這種治療同樣有限。網絡游戲容易成癮而“沉迷”,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其“收益”的誘惑。隨著玩家“級別”越來越高,也能獲取更多的“收益”。這些“收益”雖是虛擬的,但實際上,是可以轉化為現金的,網絡上的“裝備”公開交易已屢見不鮮,而盜竊“裝備”引發的官司也時有所聞。

            解決網癮危害的根本之道就是要引導孩子把激情宣泄在那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上,而不是一味地阻止孩子在網上做那些無聊的事情上。上述所有的治療方法都有兩個共同的特點:

            第一,所有的焦點放在了孩子身上,把孩子當成有問題的人,甚至是精神病患者來看待,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創傷,醫學治療還會帶來生理上的副作用和后遺癥。然而,網癮產生的原因在于人的進取心用錯了地方,而這個責任更多在于家庭、學校和社會的錯誤教育,而不是孩子本身。

            第二,沒有區分做事動機和做事內容的關系,當把上網的動機和上網的內容作為一件事情來治療的時候,就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在癥狀暫時消除后,還會有復發現象;二是當癥狀徹底消除后,但人的求勝、求認可的動機也一起消除,就像很多精神病患者的治療一樣,瘋子雖然不瘋了,但卻變成了傻子。

          [標簽:講座]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


          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成年午夜无码av片在线观看| 91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台湾佬中文娱乐网22|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日韩在线|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大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入口| 天堂网www中文天堂在线| 中文字幕网伦射乱中文|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yellow中文字幕久久网| 熟妇人妻中文a∨无码| 丰满熟妇乱又伦在线无码视频|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无码AV专区| 日本在线中文字幕第一视频|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国色天香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天堂在/线中文在线资源官网|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激情AV|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久久精品无码av| 日韩A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毛片一区二区无码| 久久久人妻精品无码一区|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天堂AV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