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15年教育工作八大要點
2015-02-10 10:12:16天津日報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是“十三五”規劃之年,也是教育綜合改革各項政策措施落地實施的重要一年。天津市召開2015年天津市教育工作會,公布了2015年教育工作要點。
亮點1 免試就近入學
構建學區內新均衡
全面實施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在借鑒北京、上海等地改革經驗的基礎上,天津市制定了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的意見,近日將進行新聞發布實施。該項工作重點不僅僅是劃分學區片,更重要的是通過這項改革,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辦好百姓“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讓每個孩子都能夠接受優質的教育。各區縣要按照重大決策法定程序,抓緊研究制訂具體實施方案,合理劃定學區片,采取九年一貫制、學校聯盟、集團化辦學、托管服務、引進高校及社會資源等多種方式,著力構建學區內新的均衡。
亮點2 教師校長交流輪崗
建均衡配置師資長效機制
積極推進義務教育教師交流和校長輪崗。天津市研究制定了區縣內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校長交流輪崗指導意見,對教師校長交流有了原則規定,由教委、編辦、人力社保等部門聯合印發實施。提供多種交流輪崗方式,包括區縣內流動、學區內流動、教育集團內流動和新入職教師流動等,各區縣將結合實際,自主選擇實施,重點在探索建立均衡配置師資的長效機制,讓百姓知道好校長、好老師就在身邊的學校,孩子在“家門口”就能夠享受到優質的教育。
亮點3 “三通兩平臺”建設
今年實現互聯互通
基本完成基礎教育信息化“三通兩平臺”建設。去年,市、區縣兩級財政投資7.5億元,全面啟動了基礎教育信息化“三通兩平臺”建設工程,重點是推進 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加快建設教育管理和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今年,要基本完成“三通兩平臺”建設目標任務,配足配齊 多媒體教室、信息化教學設備等硬件設施,實現互聯互通,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共用,把優質教育資源覆蓋到城鄉每一所學校。
亮點4 應用技術大學建設
著力促進五個“對接”
加快應用技術大學建設。天津市將借鑒瑞士等國家應用技術大學發展模式,建設天津海河應用技術大學,目的主要是,探索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打通中職、高 職、本科層次、專業碩士的上升通道,培養高層次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對接服務天津市優勢主導產業。目前,已完成建設方案,遴選出專業組群,組建方案已上報教 育部。重點要著力促進專業與產業崗位對接,課程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流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努力把天 津海河應用技術大學建設成為集學歷教育、職業培訓、技術研究和成果轉化于一體的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
亮點5 技能人才培訓計劃
政府給培訓補貼和津貼
積極推進“百萬技能人才培訓福利計劃”。采取政府培訓補貼和津貼的方式,鼓勵和引導職業院校、企業、社會培訓機構,面向45歲以下企業中青年職工、院校 學生、失業人員和農村勞動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培養急需的技術技能人才。從今年開始到2017年,用3年時間培訓120萬人,讓他們都能夠取得相應的職 業資格證書。各職業院校將根據產業發展和企業需求,開展“訂單式”培訓,開發“職業培訓包”,實現學校培養與企業使用的無縫對接。
亮點6 大學生創業就業
納入高校課程體系
著力促進大學生創業就業。今年,全市各高校都要建立大學生創業指導中心,與企業加強合作,積極探索設立大學生創業園區、孵化基地和風險投資基金。要加強 創新創業教育,將創新創業類課程納入高校課程體系,進行學分管理。建立高校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編制和發布機制,加強就業創業統計、分析和監測預警工作,把大 學生就業創業情況作為制訂和調整招生計劃、經費投入、專業設置、培養方案的重要依據。
亮點7 考試招生制度改革
多項方案將適時啟動
積極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去年底,天津市制訂了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的實施方案,該方案已經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向教育部報送備案。目前,正在抓緊研究 制訂天津市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方案,6月底完成,向教育部報送備案。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等相關配套政策措施,今年8月底前向教育部報備, 并將適時啟動實施。
亮點8 學前教育資源
完成提升計劃
擴大優質學前教育資 源。完成學前教育提升計劃,新建和改擴建40所幼兒園,提升改造100所村辦幼兒園,設立20所面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陽光樂園”。落實公辦幼兒園生均 公用經費標準和辦園標準,制定公辦幼兒園收費標準、幼兒園教職工編制標準和學前教育保教質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