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教案:《又好又快科學發展》教學設計(3)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23 19:30:25
8、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目的是:
A、擴大生產規模 B、增加就業崗位
C、提高經濟效益 D、減少環境污染
9、發展農業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不僅關系到億萬農民的切身利益和積極性的發揮,而且關系到:
、俳ㄔO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②城鎮化水平的提高
、劬S護農村社會的穩定 ④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 材料一 我國的工業化水平
農業產值占GDP比重 農業就業人員占全部就業人數比重 城鎮人口占全部人口比重
國際通用的工業化指標 15%以下 20%以下 60%以上
中國目前的情況 15% 50% 37.6%
材料二
1998年 2003年
我國信息產業增加值(億元) 1000 4000
占GDP比重 1.3% 4.2%
材料三
耕地(公頃/人) 水(立方米/人) 森林(公頃/人)
中國 0.09 2700 0.11
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 1/3 1/4 1/5
材料四 未來5~10年我國勞動力供應情況
農村現有
富余勞動力 每年新增
適齡勞動人口 城鎮現有
下崗失業人員
1.5億以上 1400多萬 1000萬以上
請結合上述材料回答問題:
(1)材料一說明了什么現象和問題?
(2)結合材料二、三、四,說明怎樣解決材料一中的問題。
本課時練習參考答案
【當堂達標】ACADB CA
8、(1)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科學發展觀的主旨在于更好地發展。國家的發展首先是經濟的發展,因此,要集中力量把經濟搞上去,這樣才能為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提供物質基礎。
(2)全面發展,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而不僅僅是經濟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因此,題目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是片面的。
【課后練習】BDDDC DDCD
10、(1)從就業和城鎮化指標看,我國的工業化之路才剛剛走了一半左右。從總體上看,現在還處于工業化的中間階段。實現工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只有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才能繼續推進中國的工業化進程,最終完成這一歷史任務。
第一,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大力發展信息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并以此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高經濟效益和競爭力。
第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合理開發和節約使用各種自然資源,搞好生態保護和建設。
第三,充分發揮我國人力資源的優勢,既注重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又注重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