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復旦“騰飛計劃”真正幫助農村娃讀名校
2019-05-05 08:26:55網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整理
就“騰飛計劃”改革而言,如何保證所選學生是符合高校要求的學生?能否真正達到改革的目的?這或許是人們最為關心的問題。
近日,復旦大學推出關于“騰飛計劃”的重要改革,將往年由學校組織的筆試、面試環節取消,代以網上報名、高校復審、高考錄取的流程。招生人 數控制在400人左右,占年度本科招生總計劃的13%以上。屆時會有一支由復旦教授、青年教師組成的招生隊伍奔赴全國28個省(區、市)的邊遠、貧困、民 族地區,對300余所縣級中學進行考察,以圓他們的名校夢想。
農村娃有更多的機會上名校,這無疑是讓人欣喜的事。近年來,名校中的農村生源逐年下降,甚至有調查稱,清華、北大的農村生源一度僅占兩成, 這讓人感到憂慮。青年是民族的未來,是國家的希望,教育公平對他們而言尤為重要,對占人口多數的農村學生更是如此。然而長期以來,由于城鄉教育資源發展不 平衡的原因,農村學生想要進一步求學已變得越來越難,為此中央出臺“農村學生專項計劃”,希望能夠讓這種情況有所改善,復旦的“騰飛計劃”也由此應運而 生,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相關政策。
復旦的改革理念是值得鼓勵的。“學生不用來,學校老師去”,取消筆試、面試,可以減少農村學生來回奔波的困擾,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而招生 宣傳人員的下鄉考察則體現了學校的選才誠意。在這支下鄉考察的隊伍中,既有德高望重的教授,也有年富力強的青年教師,他們能夠遠赴各地尋找人才,用熱忱和 專業播撒夢想的種子,這一點值得肯定。另外,對于他們入校后的生活學習安排,復旦表示“決不讓一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決不讓一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 難而落伍”。學校會有完備的獎助學金體系和全額資助的海外交流項目,為他們免除經濟上的后顧之憂。
政策是好,但如何真正落實,這對于高校招生人員來說的確是個不小的挑戰。從“騰飛計劃”的內容來看,屬于自主招生形式,而這一形式近年來爭 議不斷,人們最為關心的就是公平問題。就“騰飛計劃”改革而言,如何保證所選學生是符合高校要求的學生?能否真正達到改革的目的?這或許是人們最為關心的 問題。
政策落地,僅靠招生高校的熱忱是不夠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需要多方面的支持,這其中包括政府、學校以及家長的共同努力。隨著城鄉人 口流動政策的逐步開放,越來越多的農家子弟進入城市務工,對于農民而言,讀書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相對較高,這使得部分地區出現了“讀書無用論”的論調, “知識改變命運”變得不再那么流行。另外,一些地區出現了所謂“超級中學”的情況,吸納了很多農村生源,反倒是縣城中學,面臨人才流失的問題。因此,高校 的招生人員應多去一線的農村學校考察,讓更多貧寒子弟獲得讀名校的機會。
此外, 由于往年在自主招生中存在“關系戶”“條子生”等現象,如何做到公開透明的選拔,也是招生高校需要考慮的地方。“騰飛計劃”改革讓農村娃展翅高飛,這是對我們民族未來的一種承諾,唯有貼地落實,才能讓農家子弟飛得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