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學文學院“明察暗訪”貧困生資助政策
2019-05-05 11:02:18網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整理
今年5月,江蘇省上調多數專業的學費,同時加大了對貧困生的資助力度。來自揚州大學文學院的一支調研小組針對貧困生資助政策,展開了5個多月的調查。
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家庭困難學生上學問題,中央有關部門密集出臺關于高校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政策。今年5月,江蘇省上調多數專業的學費,同時加大了對貧困生的資助力度。來自揚州大學文學院的一支調研小組針對貧困生資助政策,展開了5個多月的調查。
貧困生的認定常常被個人偏好、思維定勢、下意識等非理性因素所影響,會出現復雜推理和模糊結論。判定貧困生是否貧困的標準是什么?既有的貧困認定程序是否具有可操作性?非貧困生如何打到貧困證明?貧困生和非貧困生如何理解補助政策?小組成員帶著這些問題展開調研。
這支調研小組由8名成員組成,他們走訪了近120名貧困生家庭、50余家鄉鎮政府、民政局和居(村)委會,足跡遍布江蘇所有縣市和江西九江、安徽滁州等地區。調研小組共拍攝了反映真實情況的照片200余張,撰寫走訪日記、調研報告和反饋意見近10萬字。
在家訪過程中,調研小組成員通過采訪貧困生的家人、鄰居和相關的基層干部,詳細了解了該貧困生的家庭經濟情況、收入來源、家庭成員和家庭經濟的突發性變化,并詢問了貧困生家庭對國家、省政府及學校資助政策的了解程度。
為了切實了解貧困生資助制度,調研小組成員還輔之以暗訪的方式。他們寫好貧困生申請,到當地民政部門去蓋章。據了解,七成的組員順利蓋到了章,兩成的組員未能蓋到章,其他組員的申請還在審核中。他們發現:各個民政部門的執行人員、執行程序、貧困生判定標準和監察力度是參差不齊的。
今年9月,各高校陸續對新生進行了有關貧困生資助的貧困生評定會,這支調研小組也全程參與其中。小組成員潘紅是新生班級的班主任助理,她在評定前期詳細了解了班級每位同學的家庭經濟情況,并鼓勵一些家庭貧困的學生申請補助金。在各班召開的貧困生評定會中,小組成員積極地建言獻策,幫助各班評定出貧困生和處理好補助金的分配問題。
談起選擇調研貧困生資助政策公平性的初衷,小組組長徐小婷說:“我已經參加了四年的評定貧困生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資助政策傳導到執行層面有很多變化,這給我帶來了很多困惑。我們小組想要更深地解讀政策,也希望能給政策更好地運行提供建議。”
貧困生認定政策作為大學生資助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政策目標是將貧困生加以身份明確、訴求明確,從而實現合理救助,實現教育公平的理想。此次調研的指導老師、揚州大學文學院黨委副書記劉佳表示,“大學生們開展的實地調研對高校的政策執行者有很多啟發,對資助政策最終體現公平正義的價值追求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