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語文閱讀題答題技巧
2019-04-25 19:53:05網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整理
2018高考語文閱讀題答題技巧
閱讀理解是高考語文考試中一項占用重要比分的一種題型,如何答好閱讀理解題就成了考試的關鍵。
閱讀理解答題技巧
高考語文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手法,是指作家運用了哪些寫作原則、規律和方法來塑造文學形象和表現作品的內容的。具體來說,對文章的表達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達方式運用上的技巧和文體知識運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辭手法的運用和其他相關寫作方面的技巧。
從高考語文試題來看,對表達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學生判斷某種表達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賞析其表達的作用。
一、語文閱讀理解敘述人稱
1.第一人稱:敘述親切自然,能自由地表達思想感情,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并更能引起讀者情感的共鳴!
2.第二人稱: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稱:能比較直接客觀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反映現實比較靈活自由。(客觀實在)
二、語文閱讀理解敘述方式
1.順敘:能按某一順序(時間或空間)較清楚地進行記敘。
2.倒敘:造成懸念,引人入勝。
3.插敘:對主要情節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鋪墊照應,補充說明,使情節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嚴密,內容更加充實豐滿。
4.補敘:對上文內容加以補充解釋,對下**某些交代。
5.平敘:俗稱“花開兩枝,各表一朵”,(指敘述兩件或多件同時發生的事)使頭緒清楚,照應得體。
三、語文閱讀理解描寫
總體來說,高考語文閱讀理解題的描寫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現自然風光。②描繪人物的外貌及內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動的自然及社會環境。
1.人物肖像、動作描寫、心理描寫:更好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寫:具體描寫自然風光,營造一種氣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環境、場面描寫:交代人物活動的背景,寫明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渲染氣氛,更好地表現人物。
4.人物對話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語態,收到一種特殊的效果。
高考語文提分關鍵
第一步:研讀考綱
研讀考綱是高考語文的“應考指南”,如果對考綱規定的考試內容、范圍都稀里糊涂的,高三語文復習就會沒有明確指向,甚至會出現南轅北轍,重點、難點不分,或是發生抓小放大的情況。
第二步:用好語文課本
包括現代文、古文、作文都有可能會直接或間接地考到已學過課本上的知識點:高考語文考題與課本中某篇文章在語言、寫法、立意,以及人物性格、主題觀點等方面的異同的分析,寫作中對課本事例、名言名句的引用等,這都需要考生重視。
可以按照散文、科技文、說明文、議論文、小說、詩歌、古文等不同文體,分別有重點地選取有代表性的名家名作的內容加以領會,一篇文章花上五到十分鐘左右的時間,溫故知新、熟能生巧就可以了。
第三步:總結規律
將師生、自己公認的高考語文典型試卷(可以是本校的,也可以是平時考試或一模、二模、甚至是近三年的高考卷)精挑細選,對其中各類試題涵蓋的知識點進行研究、琢磨、分析、領悟、歸結,找出命題的一般規律與共同特點,有的放矢地復習,對薄弱遺漏的環節、一知半解的內容、疑難模糊的問題進行專項攻關——自己鉆研;查閱書本、資料;求助老師、同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