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學:本科需求下降 高端人才走俏
2019-05-23 10:21:42陽光高考網
一、專業解析
什么是金融學?
提起金融,人們常會將它與經濟、貨幣和銀行聯系在一起。實際上,金融的內涵非常廣泛,涉及銀行、保險、證券市場、國家財政、國際貿易等。金融學理論包括三部分,即貨幣理論、銀行理論、金融理論。金融是指以銀行為中心的各種形式的信用活動及在信用基礎上組織起來的貨幣資金的融通。廣義的金融,包括與貨幣有關的一切經濟活動,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本科階段主要學什么?
本科金融學的主體課程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會計學、財政學、統計學、計量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學、金融市場、商業銀行經營學、投資銀行學、國際貿易、保險學、證券投資學、金融衍生工具、金融經濟學、現代貨幣理論、國際貨幣制度概論、證券投資學、國際貿易實務等。
學習金融的學生在本科階段除了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外,還要接受相關業務的基本訓練,比如分析、預測股票和外匯價格的變動,掌握時機買賣證券賺取利潤的技巧等。
金融學專業一般學制為四年。
二、專業與就業
金融學專業一直是經久不衰的報考熱門。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全國普通高校本專科專業就業狀況,金融學專業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為70000至75000人,本科就業率連續三年在85%至90%區間。
用人單位青睞高端人才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是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關鍵因素。中國加入WTO后,所有金融機構,包括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和證券公司都面臨著外國巨型銀行、保險公司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巨大挑戰。從而加大了國內金融機構對金融人才的需求,尤其是高層次金融人才,也帶動了金融專業的蓬勃發展。
農村商業銀行某營業室負責人傅經理說:“現在的金融專業畢業生就業機會很多,不像20多年前,北京只有工、農、中、建四大銀行,就業選擇有限。而現在除了四大行,還有中信、民生、華夏、招商等股份制銀行。外資銀行也越來越多,如花旗、渣打、德意志銀行等。另外,每年還有一些地方性銀行也會轉成股份制商業銀行,如浙江商業銀行就從原來的區域性銀行轉變成了全國性的銀行。杭州銀行、上海銀行都在北京有分行。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渠道越來越廣。”
主要就業領域
金融學專業畢業生就業主要面向銀行及金融系統。除了商業銀行、股份制商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以外,還有幾大主要去向:
一、中央(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這是金融業監督管理機構。當然,進入這些機構的難度較大,本科生受學歷要求所限會更難一些。
二、證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資公司、金融控股集團等風險性金融公司。這些類型的公司一般要求求職者有碩士學歷。
三、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擔保公司等。如果有在銀行、證券的從業經歷,進入金融租賃、擔保行業中更有作為。
四、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
五、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六、上市(欲上市)股份公司證券部、財務部、證券事務代表等。上市公司證券部的工作也是不錯的,但它對財務、產業分析能力要求較高。
七、國家公務員序列的政府行政機構如財政、審計、海關部門等;高等院校金融財政專業教師;研究機構研究人員等。
“現在銀行的就業競爭有的是30︰1,有的甚至是50︰1。只將目光聚集在銀行業,就業壓力是非常大的。”傅經理說,“大學畢業生不妨放寬思路,信托公司、投資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包括典當行都是可以選擇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