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復習必備:知識盲點、錯點大整合! (2)
2020-01-01 09:42:40高考網整理
11.與酶相關實驗的2個易誤點分析
(1)驗證酶專一性實驗的檢測試劑
底物為淀粉和蔗糖時,檢測試劑應為斐林試劑,不能用碘液。因為碘液不能檢測蔗糖是否水解。
(2)探究酶活性最適溫度實驗的底物和檢測試劑
①底物:不能為過氧化氫。因為溫度影響過氧化氫分解。
②檢測試劑:底物為淀粉時,檢測試劑應為碘液,不能用斐林試劑。因為斐林試劑需要加熱,會影響自變量。
12.與ATP相關的3個易錯點
(1)ATP轉化為ADP需消耗水,ADP轉化為ATP可產生水。
(2)不可誤認為細胞中含有大量ATP,事實上,細胞中ATP含量很少,只是轉化非常迅速及時。
(3)不可認為ATP分解大于合成或合成大于分解,事實上,ATP與ADP轉化總處于動態平衡中——耗能較多時ATP水解迅速,但其合成也迅速。
13.與細胞呼吸有關的5個易錯點
(1)動物細胞內CO2的來源:只來自有氧呼吸,因為動物細胞無氧呼吸的產物是乳酸。
(2)有CO2生成的呼吸方式:不一定是有氧呼吸,但一定不是乳酸發酵。
(3)無氧呼吸的放能:只在第一階段合成ATP,其余大部分能量儲存在酒精或乳酸中。
(4)真核生物細胞并非都能進行有氧呼吸:如蛔蟲細胞、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只能進行無氧呼吸。
(5)不同生物無氧呼吸產物不同的原因:直接原因在于催化反應的酶不同,根本原因在于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
14.與光合作用有關的4類易錯點
(1)誤認為暗反應在光下不能進行:光反應在光下才能進行,暗反應在有光、無光的條件下都可以進行,但需要光反應的產物[H]和ATP。
(2)光反應和細胞呼吸產生ATP去向不同
①光反應:只為暗反應供能。
②細胞呼吸:為其他各項生命活動供能。
(3)葉綠體并不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不一定含葉綠體,如藍藻、光合細菌能進行光合作用,但沒有葉綠體。
(4)光合作用影響因素中的2個易忽略點
①溫度主要影響暗反應:因為參與暗反應的酶的種類和數量都比參與光反應的多。
②CO2濃度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CO2濃度很低時,光合作用不能進行。
15.教材中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實驗的注意事項
(1)通入A瓶的空氣中不能含有CO2,以保證使第三個錐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CO2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產生的。
(2)B瓶應封口放置一段時間,待酵母菌將B瓶中的氧氣消耗完后,再連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錐形瓶,確保是無氧呼吸產生的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16.呼吸狀況探究實驗材料的選擇
(1)若探究“種子”呼吸狀況不必遮光,但需用“死種子”作對照。
(2)若探究“植物(或幼苗)”呼吸狀況,應做遮光處理,以防止光合作用干擾,同時可設置同種狀況但殺死的植株或幼苗作對照。
17.與有絲分裂有關的5點提醒
(1)處于間期的細胞,核糖體和線粒體代謝旺盛。
(2)細胞周期必須是分裂間期在前,分裂期在后,不能顛倒,且分裂間期遠長于分裂期。
(3)只有處于分裂狀態的細胞(如分生組織細胞)才能看到染色體,否則不能用作染色體觀察,如成熟植物細胞、口腔上皮細胞均不可用作染色體觀察。
(4)細胞板是真實存在的結構,赤道板是虛擬的平面。
(5)著絲點本身先分裂,之后由紡錘絲牽拉移向細胞兩極。
18.與減數分裂相關的4點提醒
(1)四分體、同源染色體與染色單體的數量關系
1個四分體=1對同源染色體=2條染色體=4條染色單體(含4個DNA分子)。
(2)二倍體生物細胞在進行有絲分裂過程中也有同源染色體,但不發生聯會,該現象是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特有的現象。
(3)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質均等分裂不一定為次級精母細胞,也有可能為極體。
(4)人體的一個精原細胞產生兩個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為1。
19.與細胞分化、衰老、凋亡、癌變相關的8點提醒
(1)細胞分化不改變細胞數目,卻導致細胞種類增多。
(2)細胞全能性的體現以產生個體為標志,若無個體產生,不能體現全能性。
(3)細胞全能性表達的條件是離體、一定的營養物質和適宜的環境條件等。
(4)哺乳動物紅細胞衰老時不具備“細胞核體積增大”這一特征,因為已無細胞核。
(5)細胞死亡并不是對機體都有害,細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對機體發育有利。
(6)細胞衰老和凋亡對機體的正常發育都是有利的。
(7)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普遍存在于所有體細胞中,只不過在癌細胞中這兩種基因已發生突變。
(8)細胞的癌變是細胞畸形分化的結果,對機體有害。
20.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兩個經典實驗中的6個誤區
(1)轉化的實質是基因重組而非基因突變;轉化的只是少部分R型細菌。
(2)體內轉化實驗證明了“轉化因子”的存在,體外轉化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等不是遺傳物質。
(3)標記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不能標記C、H、O、N這些DNA和蛋白質共有的元素,否則無法將DNA和蛋白質區分開。
(4)35S(標記蛋白質)和32P(標記DNA)不能同時標記在同一噬菌體上,因為放射性檢測時只能檢測到存在部位,不能確定是何種元素的放射性。
(5)細胞內既有DNA又有RNA,但只有DNA是遺傳物質。
(6)病毒只含有一種核酸——DNA或RNA,遺傳物質是DNA或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