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搶分必背的16條原理! 堪稱增分神技(2)
2021-01-28 18:23:39高考網整理
11.優先溶解原理
若一種試劑加入到含有多種沉淀的混合物中時,溶解度大的物質先溶解。
例11.在AgCl、AgBr、Agl 沉淀的混合物中加入濃氨水,AgCl先溶解,而AgBr、Agl則不溶。因為AgCl的溶解度比AgBr、AgI大,AgCl電離出的[Ag+]大,AgCl(固)=Ag+ +Cl-
Ag+ +2NH4OH =[ Ag(NH3)2]+ +2H2O同理給AgBr、Agl的混合物中加入Na2S2O3溶液,AgBr溶解。
12.優先結晶原理
當將含有多種微粒的溶液蒸發掉一定量溶劑或改變溶液溫度(一般為降溫)時,溶解度小或溶解度變化大的物質優先析出。
例12.取100克水,配成100C時KCl飽和溶液,又取50克水加入35.4克NaNO3配成溶液。將這兩種溶液混合后,在l00C時有晶體析出,試計算析出的是什么晶體?
(已知100C時各物質的溶解度為:KCI 31g、NaNO3 80g、KNO3 20.9g、NaCl 35.8g)
解: KCI NaNO3 KNO3 NaCl
100C時150g
水中可溶解各 46.5g 120g 31.35g 53.7g 物質
溶液中現有 31g 35.4g 423g 243g
KCl+NaNO3=KNO3+NaCl
74.5 85 101 58.5
31 35.4 x y
列式解之x=42.3(g) y=24.3(g)
KNO3優先析出。析出量為
42.3 - 31.35 = 10.95(g)
此題實質是溶液中存在著K+、Na+、NO3-、Cl-四種離子,可以自由組合成KCl、NaNO3、KNO3、NaCl四種物質。因溫度變化時,KNO3首先達到過飽和狀態,所以KNO3優先析出。
13.優先操作原理
(1)裝置安裝:從下到上,從左到右。
(2)加物質,先固后液。
(3)制氣體:先驗氣密性,再裝藥品(一般)。
(4)氣體凈化:先洗氣凈化,再干燥。
(5)制氣結束:先撤導氣管,再撤燈。
(6)可燃性氣體:先驗純度,再點燃。
(7)H2還原CuO的實驗:
實驗開始先通氫,排凈空氣再點燈,
實驗結束先熄燈,試管冷卻再停氫。
14.優先鑒別原理
鑒別多種物質時:先用物理方法(看顏色,觀狀態,聞氣味,觀察溶解性);再用化學方法:固體物質一般先溶解配成溶液,再鑒別;用試紙鑒別氣體要先潤濕試紙。
例13.不用任何試劑,也不用焰色反應,如何鑒別NaNO3、BaCl2、MgSO4、NaOH、FeCl3溶液。
解析:可先觀察出FeCl3再以FeCl3為試劑鑒別出NaOH,然后以NaOH為試劑鑒別出MgSO4,以MgSO4為試劑鑒別出BaCl2最后余下的是NaNO3
15.優先吸引原理
、贅O性分子與極性分子間作用力>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間作用力>非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間作用力
②化學鍵>氫鍵>分子間作用力
、劢M成和結構相似的共價型分子,分子量愈大,分子間作用力愈大。
16.優先考慮原理
中學化學中的許多問題是對立統一的,存在著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所以我們考慮問題時,不但要全面分析,而且要優先考慮主要方面。
例14.比較物質熔沸點時,先考慮晶體類型,再考慮晶體內部微粒間的作用力,一般: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分子晶體。
例15.比較微粒半徑時,先考慮電子層,再考慮核電荷數。如O2- 、Cl-、S2-、Br-、I-的半徑從小到大的順序應為:
02-、Cl-、S2-、Br-、I-。
點擊查看:高一化學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