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資源網 > 高中教案 > 高二歷史教案 > 高二歷史教案:《二戰后蘇聯的經濟改革》教學設計

          電子課本

          高考真題

          高考模擬題

          高中試卷

          高中課件

          高中教案

          高二歷史教案:《二戰后蘇聯的經濟改革》教學設計

          來源:3edu教育網 2018-11-15 17:14:59

            【考綱課標解讀】

            考綱考點  從赫魯曉夫改革到戈爾巴喬夫改革

            課程標準:概述叢赫魯曉夫改革到戈爾巴喬夫改革的基本歷程,認識社會主義改革的復雜性、艱巨性和曲折性。

            【考點概括梳理】

            一、赫魯曉夫改革

            1、背景  二戰后,斯大林體制弊端日益暴露

            (1)

            (2)

            2、內容(1)農業:①

            ②

            ③

            ④

            (2)工業:①

            ②

            ③

            5、評價:進步性

            局限性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措施(1)

            (2)

            (3)

            (4)

            2、結果(1)

            (2)

            三、戈爾巴喬夫改革

            1、背景

            2、內容(1)

            (2)

            (3)

            (4)

            (5)

            3、結果

            4、失敗的原因①

            ②

            ③

            ④

            【重點難點突破】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到1932年第一個五年計劃結束時,蘇聯的工業生產已從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從斯大林主要關心的世界實力平衡的角度看,蘇聯的全部工業產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額從1921年的1.5%增長到了1939年的10%和1966年的20%。其識字率從1897年的28.4%上升到1926年的56.6%、1939年的87.4%和1959年的98.5%。在1913年到1961年間,外科醫生的數量從23200人增加到425700人,預期壽命從32歲上升到69歲,嬰兒死亡率從每千人273降到32。……

            農民就將集體農莊視為外來的、強加給他們的東西而消極怠工,……當蘇聯政府每年拿出國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資(工業),這也就意味著低工資和消費品短缺。一個蘇聯工人的反應很典型:“他們假裝給我們工資,于是我們也假裝我們在工作。”

            ——摘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由于長期政局不穩、社會動蕩,以及在經濟改革和發展的決策方面屢有失誤,1988年起蘇聯的經濟每況愈下,陷入了深刻的危機之中。……據蘇聯國家統計局發表的數字,與1989年相比,1990年蘇聯國民收入下降4%,國民生產總值下降2%,勞動生產率下降3%,對外貿易額下降6.9%……

            ——摘自周尚文等《蘇聯興亡史》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概括第一個五年計劃給蘇聯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影響。

            (2)根據材料二,蘇聯當時由哪位領導人執政?概括當時的經濟狀況。結合所學知識,從經濟改革的角度說明分析導致這種狀況的原因

            (3)綜合上述內容,談談你對經濟體制改革的認識?

            【考點強化演練】

            1、下列對赫魯曉夫改革的評價,不正確的是

            A.沖擊了斯大林模式                        B.具有探索性和開創性

            C.打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D.缺乏正確理論的指導

            2、觀察以下兩幅漫畫,根據圖一反映的政治主題,判斷圖二走在送葬隊伍的最前頭的人是


            A.赫魯曉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爾巴喬夫

            D.葉利欽

            3、有的史學家認為:赫魯曉夫的經濟改革,有一半是失敗的,但也說明另一半是成功的。”上述觀點表明赫魯曉夫的改革

            A.徹底沖破了蘇聯原有模式的束縛         B.拋棄了以計劃經濟為主導的模式

            C.在一定程度上沖破了傳統觀念的束縛      D.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4、就蘇聯改革,有人評述說:“赫魯曉夫把蘇聯改亂了,勃列日涅夫把蘇聯改死了,戈爾巴喬夫把蘇聯改垮了”。說“戈爾巴喬夫把蘇聯改垮了”的主要論據可能涉及戈氏

            A.沒有在經濟領域進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與美國進行激烈的軍備競賽加劇了國內的經濟危機

            C.實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識形態多元化將改革引向了歧途

            D.缺乏豐富的從政經驗、靈活的應對政策,個人獨斷專行

            5、(12分)赫魯曉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爾巴喬夫改革是蘇聯歷史上試圖改變斯大林模式的三次嘗試,但結果都以失敗而告終。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斯大林模式在經濟方面的主要弊端是什么?

            (2)三次改革在經濟方面的側重點各是什么?

            (3)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敗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4)三次改革和蘇聯解體有何聯系?它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高考真題再現】

            1.(09廣東文基)美國學者在《俄羅斯史》中寫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試圖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慮從根本上進行改革,對這句話正確理解是

            A.勃列日涅夫開創了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 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觸動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場經濟體制

            【答案】C。【解析】開創了改革的先河之前有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經濟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沒有突破原有體制的束縛,改革沒有成效,因而說他基本上只是試圖作表面的改革。

            2、(09廣東理基)美國學者在《俄羅斯史》中寫道:“許多人認為,五年計劃不過是斯大林的個人幻想,但在相對落后的國家要實現工業化,五年計劃或許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辦法,但它卻是一條有效的捷徑。”對這句話的正確理解是

            A.計劃經濟體制的產生與斯大林沒有任何直接關系

            B.計劃經濟的做法對于落后國家來說有一定的合理性

            C.計劃經濟是所有落后國家實現工業化的最佳途徑

            D.計劃經濟的做法對蘇聯工業化沒有發揮過積極作用

            【答案】B。【解析】從題干中的“是一條有效的捷徑”可以看出計劃經濟有一定的合理性,其它選項答案太絕對。

            【重點難點突破】

            答案:(1)積極影響:完成工業化并成為世界經濟大國,提高了國民的文化素質,提高了國家的科技水平,提高了醫療衛生水平。(4分)負面影響:勞動者生產積極性不高,國民經濟比例失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緩慢。(3分)(2)戈爾巴喬夫,經濟衰退(或經濟惡化等)。(2分)原因:“加速發展戰略”的重點放在重工業上,使原本畸形的經濟結構更加失調;經濟改革的宏觀決策缺乏具體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效果不佳。(3分)(3)認識:經濟體制必須適應生產力發展水平;必須保持國民經濟協調發展;成功的經濟體制改革能保持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經濟體制改革要關注人民生活水平。(2分,任答兩點即可)

            解析:第(1)問,學生在答題時一定要一分為二,從積極和消極方面回答,并且要結合材料的有效信息,如在科技和醫療水平方面,勞動者的積極性等。第(2)問的原因分析有一定難度,要結合所學知識進行概括。(3)認識要體現出改革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經濟要協調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等。

            【考點強化演練】

            1-4CCCC

            5.(1)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企業沒有自主權;片面強調重工業,農、輕、重比例失調,忽視經濟規律。(2分)(2)赫魯曉夫改革側重于農業方面;勃列日涅夫側重于工業方面;戈爾巴喬夫改革在經濟方面制定經濟發展的“加快發展戰略”,用經濟管理方法代替原來的行政命令。(3分)(3)沒有從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縛,缺乏正確的指導思想,在具體做法上缺乏實事求是的作風。(2分)(4)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失敗,成為蘇聯解體的歷史原因;戈爾巴喬夫經濟改革成效不大,政治改革背離了社會主義方向,成為蘇聯解體的直接原因。(3分)啟示:改革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杠桿之一,必須堅持改革;改革應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2分)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基礎知識,難度不大,(3)三次改革在經濟方面的側重點不同,要分清。

          收藏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ww.scgzkg.net . All Rights Reserved

          知識商店
          免费无码国产V片在线观看|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精品多人p群无码| 亚洲欧美综合中文|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最好看的电影2019中文字幕 |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 久久午夜伦鲁片免费无码| 熟妇人妻系列aⅴ无码专区友真希|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乱码|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精品多人p群无码|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 精品久久久无码21p发布|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在线| 中文字幕人妻中文AV不卡专区 |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av无码播放一级毛片免费野外|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免费视频蜜桃|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 99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成人午夜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斩|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 久久久久久精品无码人妻|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看| 超清无码无卡中文字幕|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国产精品热久久无码av| 69ZXX少妇内射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