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2025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2025-04-29 12:31:50吉林大學本科生招生辦公室
為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根據《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教學〔2020〕1號)等文件,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我校2025年繼續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吉林大學強基計劃”)。學校通過招生與培養一體化改革,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選拔一批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青年學生進行專門培養,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輸送后備人才。
一、招生對象及報名條件
在我校安排強基計劃招生的省份,符合2025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報名條件,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具有強烈的專業興趣、科研志向和吃苦耐勞的精神,高考成績優異并有志于將來從事相關領域科學技術工作的高中畢業生均可報名。
我校強基計劃部分課程實行英語授課,建議非英語語種考生謹慎報考。
二、招生專業
專業名稱 |
專業科類 |
綜合改革省份 選考科目要求 |
招生省份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物理、綜合 |
物理、化學 |
北京、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陜西 |
物理學 |
物理、綜合 |
物理、化學 |
北京、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山東、河南、湖北、湖南 |
化學 |
物理、綜合 |
物理、化學 |
北京、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山東、河南、湖南 |
古文字學 |
歷史、綜合 |
歷史 |
北京、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陜西 |
注:1.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以我校強基計劃報名系統公布為準。
2.高考綜合改革省份考生選考科目需符合所報專業對選考科目的要求。
三、報名方式與選拔程序
(一)報名時間和辦法
4月24日—5月10日考生可登錄吉林大學強基計劃報名平臺(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183),按要求準確、完整地完成網上報名。考生只能填報一個專業志愿,報考我校“強基計劃”的考生不能兼報其他高校。
(二)考生參加統一高考。
(三)考生須于6月12日—20日登錄報名平臺確認參加我校校考并簽訂承諾書,未確認者視為放棄。
(四)入圍校考辦法
考生高考成績(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高于生源所在省公布的特殊類型招生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60分(含)的基礎上,依據高考成績,原則上按照不超過我校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數的六倍確定各省入圍我校考核考生名單(末位同分均可入圍),并公示入圍標準。對于報考我校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考生,高考數學成績達到145分及以上,高考成績達到生源所在省公布的特殊類型招生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但未達到入圍標準的,可予以破格入圍,破格入圍人數不超過我校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數的六倍。
考生請于6月27日上午10:00后登錄報名平臺查詢入圍情況。
(五)我校考核
1.考核時間、地點
考核時間:2025年6月30日開始
考核地點:吉林大學中心校區(吉林省長春市前進大街2699號)
考生請于6月28日10:00后登錄報名平臺打印準考證。具體考核時間、地點以準考證為準。
2.考核安排
入圍考生請持本人二代身份證原件、準考證按時參加我校組織的考核(含筆試、面試和體育測試)。面試采取專家、考生、考場“三隨機”抽簽的方式,測試全程錄音錄像。
(1)筆試、面試內容(滿分均為100分):
報考專業 |
筆試內容 |
面試內容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數學 |
專業素質、綜合素質 |
物理學 |
物理 |
|
化學 |
化學 |
|
古文字學 |
語文 |
(2)考生綜合素質檔案作為面試重要參考。
(3)體育測試方式為考核坐位體前屈、跳繩。因身體原因無法參加體育測試的考生,需提供三甲醫院證明,我校視情況予以免測。免測考生的體育測試成績按零分記。
(4)高校考核成績折算辦法:高校考核成績=(筆試成績+面試成績)÷2。
如遇不可抗力因素,我校考核工作安排可能視情況作出相應調整,屆時將另行通知。
(六)錄取辦法
1.綜合成績折算辦法
綜合成績=高考成績÷7.5×85%+高校考核成績×15%。
2.確定錄取名單
在考生筆試和面試成績分別達到60分基礎上,我校根據考生專業志愿和同省份該專業的招生計劃,按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序確定預錄取名單。如綜合成績相同,優先錄取高考成績高者,再相同,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專業依次為數學、語文、外語高考成績高者,古文字學專業依次為語文、數學、外語高考成績高者。同等情況下,優先考慮體育測試成績好的考生。
我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按招生計劃審定強基計劃預錄取名單,并報各省級招辦審核,辦理錄取手續。
我校于7月5日前公布錄取名單并公示錄取標準。被正式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本省后續高考志愿錄取;未被錄取的考生可正常參加本省后續各批次高考志愿錄取。
四、培養環節
(一)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引導學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針對強基計劃錄取學生單獨編班,實行全程導師制,提供一流學習條件和環境,加強通識教育、學科基礎教育與學科交叉培養,推進科教協同育人,夯實學生基礎學科能力素養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二)強化學業質量保障,開展階段性考核和動態進出。學校堅持“厚基礎、重實踐、嚴要求”的育人原則,因材施教、分類培養,各專業實施科學化、多階段的動態考核與進出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