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guān)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總復(fù)習(xí) > 高考知識點 > 高考語文知識點 > 高考語文備考文化常識分類匯編:天文歷法(2)

          高考語文備考文化常識分類匯編:天文歷法(2)

          來源:網(wǎng)絡(luò)資源 2018-10-17 18:29:14

            (二)歷法

            1.紀(jì)年法。

            (1)干支紀(jì)年法。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 ,丙,丁,戊,己 ,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兩字相配,用以紀(jì)年,如辛亥,戊戌之類。十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數(shù)為六十,因而經(jīng)六十年,周而復(fù)始,循環(huán)不已,經(jīng)久不亂,永無窮盡。"六十甲子"依次是: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例如: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五人墓碑記》)

            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書。            (《與妻書》)

            (2)帝王年號紀(jì)年法。皇帝繼位,都要改元,稱元年。從漢武帝起有年號,后多用年號紀(jì)年。例如: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                             (《促織》)

            陽嘉元年,復(fù)造候風(fēng)地動儀。                                 (《張衡傳》)

            (3)王公年次紀(jì)年法。這種紀(jì)年法大多用于春秋,戰(zhàn)國時代。例如: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                               (《廉頗藺相如列傳》)

            (4)年號和干支兼用。例如: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圍急。    (《梅花嶺記》)

            2.紀(jì)月法。(1)序數(shù)紀(jì)月法。古代紀(jì)月,常用序數(shù)。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后來又按夏歷把一年分為正月 二月 三月…….十月 冬月 臘月 共十二個月,并以此來紀(jì)月。例如:

            四月初五日辰刻。                                            (《三元里抗英》)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                                          (《游褒禪山記》)

            (2)時節(jié)紀(jì)月法。有的用"孟""仲""季"分別表示一季中的三個月份。如"孟春(一月)""仲秋(八月)"。例如:孟冬寒氣至,北風(fēng)何慘栗。                       (《古詩十九首》)

            (3)地支紀(jì)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稱十二個月,每個地支前加特定的"建"字。例如:

            荒村建子月(農(nóng)歷十一月),獨樹老夫家。                     (《草堂即事》)

            3.紀(jì)日法。

            (1)序數(shù)紀(jì)日法。如《梅花嶺記》:"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項脊軒志》:"三五之夜,明月半墻。""三五"指農(nóng)歷十五日。《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慘,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

            (2)干支紀(jì)日法。如《石鐘山記》"元豐七年六月丁丑",即農(nóng)歷六月九日。《登泰山記》"是月丁未",指這個月的十八日。古人還單用天干地支來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禮記-檀弓》:"子卯不樂","子卯",代指惡日或忌日。

            (3)月相紀(jì)日法。指用"朔 朏 望 既望 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稱來紀(jì)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赤壁賦》:"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4紀(jì)時法。

            (1)特定稱謂紀(jì)時法。古人主要根據(jù)天色把一晝夜分為若干段。一般地說,日出時叫旦 早 朝 晨 日入時叫夕 暮 昏 晚 ,太陽正中叫日中,將近日中叫隅中,太陽西斜叫做昃ze古人一日兩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這段時間叫食時或蚤食 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 這段時間叫晡時。日入以后是黃昏,黃昏以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夜半,夜半以后分別是雞鳴和昧旦,這是天將亮的時間。此后是平旦 平明 這是天亮的時間。例如: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               (《木蘭詩》)

            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yán)妝。             (《孔雀東南飛》)

            (2)十二地支紀(jì)時法。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恰好等于現(xiàn)在的兩個小時。這兩個小時,古人把第一個小時叫做初,第二個小時叫做正。例如子時兩個小時就叫子初 子正。

            十二時辰表

            十二時    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食時    隅中    日中    日昃    晡時    日入    黃昏    人定

            時辰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現(xiàn)代時間    23-1    1-3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5古代計時單位。[來源:Zxxk.Com]

            (1)五更。我國古代把今晚分成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所以叫做五更 五鼓 或稱五夜。如《孔雀東南飛》:"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群英會蔣干中計》:"伏枕聽時,軍中鼓打二更。"《李愬雪夜入蔡州》:"四鼓,怒至城下,無一人知者。"《登泰山記》:"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與妻書》:"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書。"

            夜間時辰    五更五鼓    五夜    現(xiàn)代時間

            黃昏    一更一鼓    甲夜    19-21點

            人定    二更二鼓    乙夜    21-23點

            夜半    三更三鼓    丙夜    23-1點

            雞鳴    四更四鼓    丁夜    1-3點

            平旦    五更五鼓    戊夜    3-5點

            (2)鼓。古時常夜間擊鼓報時,所以古人常以鼓代更。

            (3)漏。古時用滴漏計時,夜間憑漏刻傳更。

            (4) 時。時是時辰,介紹見前古代紀(jì)時法。

            (5)點。古人將一夜分為五更,每更分為五點。每點約等于現(xiàn)代的24分鐘。

            (6)刻。古人把一晝夜分為100刻,實算96刻,每刻15分鐘。漏刻指很短的時間。
           

          收藏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ww.scgzkg.net . All Rights Reserved

          国产激情无码视频在线播放性色| 一级中文字幕免费乱码专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 |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免费视频ww|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app|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暖暖日本免费中文字幕|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办公室丝袜激情无码播放|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少妇中文无码高清|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少妇|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不卡|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麻豆|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2019中文字幕|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 日本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日本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免费一区|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视频| av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 狠狠躁狠狠爱免费视频无码| 天堂无码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色偷偷久久|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 性无码专区一色吊丝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