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文言虛詞“為”“焉”用法知識點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19-10-15 20:41:02
2020高考即將開戰,你準備好了嗎?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古代文言虛詞知識點,供大家參考閱讀!
課題:虛詞“也”“以”用法和意義
考點:考查學生理解虛詞的用法和意義的能力。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掌握虛詞“也”“以”的用法和意義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學習掌握虛詞“也”“以”的用法和意義
2、難點:虛詞“也”“以”的用法和意義高考考點
三、專題解題思路指導
11、【也】
表判斷陳述 解釋 肯定 感嘆 疑問 反詰 祈使 停頓
。ㄒ唬┚淠┱Z氣詞,
1.表示判斷語氣。
、俪潜毙旃,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鴻門宴》)
2.句末語氣詞,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齊桓晉文之事》)
、诶做@,宮車過也。(《阿房宮賦》)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嘆的語氣。
①鳴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過秦論》)
、谥劣谑奶鞌喟l,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鐘山記》)
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或反詰語氣。
、俟游匪佬?何泣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
、凼骨貜蛺哿鶉,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語氣。
、俟ブ豢,圍之不繼,吾其還也。(《崤之戰》)
、诋斚嗯c共謀之,勿令姊有窮途之慮也(《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ǘ┚渲姓Z氣詞。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
、偈钦f也,人常疑之。(《石鐘山記》)
、谄渎劦酪惨嘞群跷。(《師說》)
【……之謂也】【其……之謂也】【其……之謂乎】意思是“說的就是……啊”
、僭娫疲“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齊桓晉文之事》)
【也哉】語氣助詞連用,為加強語氣,多有感嘆或反詰之意。例:
、儇M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觸龍說趙太后》)
、诟F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ā恫∶佛^記》)
、圬M獨伶人也哉。ā读婀賯餍颉罚
12.【以】
。ㄒ唬┙樵~
1.表示工具。譯為:拿,用,憑著。
愿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谑看蠓蚪K不肯以小舟夜泊絕璧之下。(《石鐘山記》)
2.表示憑借。譯為:憑,靠。
①以勇氣聞于諸侯。(《廉頗藺相如列傳》)
、诰弥,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
皆好辭而以賦見稱。(《屈原列傳》)
3.表示所處置的對象。譯為:把。
、俨佼斠悦C還付鄉黨。(《赤壁之戰》)
4.表示時間、處所。譯為:于,在,從。
、僖园嗽率龜赜谑。
、谝猿绲澥吣晗,自京師徒步入華山為黃冠。
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
5.表示原因。譯為:因為,由于。
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頗藺相如列傳》)
卒以吾郡這發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五人墓碑記》)
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屈原列傳》)
6.表示依據。譯為:按照,依照,根據。
、俳褚詫嵭V#ā冻啾谥畱稹罚
、谟啻源尉氵M。(《赤壁之戰》)
說明:“以”字的賓語有時可以前置,有時可以省略。
、僖砸划斒ǔ烧Z)
、谝挂岳^日(成語)
③秋以為期(《詩經·氓》)
。ǘ┻B詞。
1.表示并列或遞進關系?勺g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俜蛞囊越瑒t游者眾。(《游褒禪山記》)
②忽魂悸以魄動。(《夢游天姥吟留別》)
2.表示承接關系,前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后一動作行為的手段或方式?勺g為"而"或省去。
、儆嗯c四人擁火以入。(《石鐘山記》)
、诜畤垈绕涠芤宰。(《鴻門宴》)
、鄹鞲黢盗⒁月。(《促織》)
3.表示目的關系,后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果。可譯“而”“來”“用來”“以致”等。
①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當求數頃之田,于伊、潁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與汝子(《祭十二郎文》)
、蹫榍厝朔e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六國論》)
4.表示因果關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例如:
①不賂者以賂者喪(《六國論》)
、谒^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游褒禪山記》)
③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余年。(《信陵君竊符救趙》)
5.表示修飾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例如:
、倌拘佬酪韵驑s,泉涓涓而始流。(陶淵明《歸去來辭》)
。ㄈ┲~
1.作語助,表示時間、方位和范圍。例:
、偈苊詠恚硪箲n嘆。(以:表時間)(《出師表》)
②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以:方位)(《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圍)
2.作語助,起調整音節作用。
逆以煎我懷。(《孔雀東南飛》)
。ㄋ模﹦釉~
1.以為,認為。
、倮铣家詪嫗殚L安君計短也。(《觸龍說趙太后》)
、诮砸悦烙谛旃#ā多u忌諷齊王納諫》)
2.用,任用。
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涉江》)
。ㄎ澹┟~。譯為:緣由,原因。
、俟湃吮鼱T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
1.通“已”,已經。
固以怪之矣。
日以盡矣。
2.通“已”,止。
①無以,則王乎?
【以為】
1.認為,把……當作或看作。
①虎視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
②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瓢……作為或制成。
、倌先“僭街,以為桂林、象郡。(以為:把它設為。)
、阼T以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相當"因此",引出事理發展或推斷的結果。
、儆嗍且杂浿,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鐘山記》)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復返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有以】【無以】意思分別是“有什么辦法用來……”“沒有什么辦法用來……”
、夙椡跷从幸詰唬“坐。”(《鴻門宴》)
②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莊暴見孟子》)
、酃什环e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勸學》)
、艹紵o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陳情表》)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