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2023-2024學年高二語文上學期期末考點大串講文學類文本閱讀原卷版
來源:網絡整理 2024-12-25 19:08:35
統編版2023-2024學年高二語文上學期期末考點大串講文學類文本閱讀原卷版
一、文學類閱讀-單文本
。ㄒ唬╅喿x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儋~房里的鐘已指向12點30分,大家都準備去吃飯了。這時,昆寧先生敲了敲窗子,打手勢要我去賬房。我進去了,發現那兒還有一個胖墩墩的中年男子,他身穿褐色外套、黑色馬褲、黑色皮鞋,腦袋又大又亮,沒有頭發,光禿得像個雞蛋,他的大臉盤完全對著我。他的衣服破舊,但裝了一條頗為神氣的襯衣硬領。他手里拿著一根很有氣派的手杖,手杖上系有一對已褪色的大穗子,他的外套的前襟上還掛著一副有柄的單片眼鏡——我后來發現,這只是用作裝飾的,因為他難得用來看東西,即使他用來看了,也是什么都看不見的。
、“這位就是。”昆寧先生指著我說。
、“這位,”那個陌生人說,語調中帶有一種屈尊俯就的口氣,還有一種說不出的裝成文雅的氣派,給我印象很深,“就是科波菲爾少爺了。你好嗎,先生 ”……
、艿搅送砩霞s定的時間,米考伯先生又來了。我洗了手和臉,以便向他的文雅表示更多的敬意。接著我們便朝我們的家走去,我想,我現在得這樣來稱呼了。一路上,米考伯先生把街名、拐角地方的房子形狀等,直往我腦子里裝,要我記住,為的是第二天早上我可以輕易地找到回貨行的路。
、莸竭_溫澤里他的住宅后(我發現,這住宅像他一樣破破爛爛,但也跟他一樣一切都盡可能裝出體面的樣子),他把我介紹給他的太太。米考伯太太是個面目消瘦、憔悴的女人,一點兒也不年輕了。她正坐在小客廳里(樓上的房間里全都空空的,一件家具也沒有,成天拉上窗簾,擋住鄰居的耳目),懷里抱著一個嬰兒在喂奶。嬰兒是雙胞胎里的一個。我可以在這兒提一下,在我跟米考伯家的整個交往中,我從來不曾見到這對雙胞胎同時離開過米考伯太太。其中總有一個在吃奶。
、匏麄兗伊硗膺有兩個孩子:大約四歲的米考伯少爺和大約三歲的米考伯小姐。在這一家人中,還有一個黑皮膚的年輕女人,這個有哼鼻子習慣的女人是這家的仆人。不到半個小時,她就告訴我說,她是“一個孤兒”,來自附近的圣路加濟貧院。我的房間就在屋頂的后部,是個悶氣的小閣樓,墻上全用模板刷了一種花形,就我那年輕人的想象力來看,那就像是一個藍色的松餅。房間里家具很少。
⑦“我結婚以前,”米考伯太太帶著雙胞胎和其他人,領我上樓看房間,坐下來喘口氣說,“跟我爸爸媽媽住在一起,當時我從來沒有想到,有一天我不得不招個房客來住。不過,既然米考伯先生有困難,所有個人情感上的好惡,也就只好讓步了。”我回答說:“你說得對,太太。”“眼下米考伯先生的困難,幾乎要把我們給壓垮了,”米考伯太太說,“到底是否能渡過這些難關,我不知道。當我跟爸爸媽媽一起過日子時我真的不懂,我現在用的‘困難’這兩個字是什么意思。不過經驗能讓人懂得一切——正像爸爸時常說的那樣。”
、嗝卓疾壬斶^海軍軍官,這是米考伯太太告訴我的,還是出于我的想象,我已弄不清楚……我只知道,直到現在我依然相信,他確實一度在海軍里做過事。只是不知道我為什么會這樣相信,F在,他給各行各業的商家跑街招攬生意,不過恐怕賺不到多少錢,也許根本賺不到錢。
、“要是米考伯先生的債主們不肯給他寬限時間,”米考伯太太說,“那他們就得自食其果了。這件事越快了結越好。石頭是榨不出血來的。眼下米考伯先生根本還不了債,更不要說要他出訴訟費了。”
……
、饪蓱z的米考伯太太!她說她曾盡過最大的努力,我毫不懷疑,她的確如此,想過一切辦法。朝街的大門正中,全讓一塊大銅牌給擋住了,牌上刻有“米考伯太太青年女子寄宿學舍”的字樣,可是我從來沒有發現有什么青年女子在這一帶上學,沒有見到有什么青年女子來過這兒,或者打算來這兒,也沒見過米考伯太太為接待什么青年女子作過任何準備。我所看到和聽到的上門來的人,只有債主。這班人沒日沒夜地找上門來,其中有的人兇得不得了。有個滿臉污垢的男人,我想他是個鞋匠,經常在早上7點就擠進過道,朝樓上的米考伯先生大喊大叫:“喂,你給我下來!你還沒出門,這你知道?爝我們錢,聽到沒有 你別想躲著,這你知道,那太不要臉了。要是我是你,我絕不會這樣不要臉面。快還我們錢,聽到沒有 你反正得還我們錢,你聽到了沒有 喂,你給我下來!”他這樣罵了一通后,仍舊得不到回答,火氣就更大了,于是就罵出“騙子”“強盜”這些字眼來。連這些字眼也不起作用時,有時他就跑到街對面,對著三樓的窗子大聲叫罵,他知道米考伯先生住在哪一層。遇到這種時候,米考伯先生真是又傷心,又羞愧,甚至悲慘得不能自制,用一把剃刀作出抹脖子的動作來(這是有一次他太太大聲尖叫起來我才知道的)。可是在這過后還不到半個小時,他就特別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后哼著一支曲子,擺出比平時更加高貴的架勢,走出門去了。米考伯太太也同樣能屈能伸。我曾看到,她在3點鐘時為繳稅的事急得死去活來,可是到了4點鐘,她就吃起炸羊排,喝起熱麥酒來了(這是典當掉兩把銀茶匙后買來的)。有一次,她家剛被法院強制執行,沒收了財產,我碰巧提前在6點鐘回家,只見她躺在壁爐前(當然還帶著一對雙胞胎),頭發散亂,披在臉上,可是就在這天晚上,她一面在廚房的爐子旁炸牛排,一面告訴我她爸媽以及經常來往的朋友們的事。我從未見過她的興致有比那天晚上更好的了。
(節選自[英]查爾斯·狄更斯《大衛·科波菲爾》)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米考伯太太生活很不如意,雖然不喜歡以招租的形式和陌生人住在一起,但為了緩解經濟困難最終同意;她不懂持家,用典當餐具的錢吃喝享受。
B.成為米考伯先生的房客之后,“接著我們便朝我們的家走去”中“我們的家”這稱呼主要表現了“我”去米考伯先生家的興奮。
C.米考伯太太刻意向“我”介紹米考伯家庭的遭遇,“石頭是榨不出血來的”寫出其無力償還債務的境況,刻畫出他們夫婦的無賴形象。
D.童年的大衛,既是故事的主人公,也是事件的觀察者,作者將自己回憶過去時的情感寄托在大衛身上,極力探索孩子的心靈世界。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米考伯家還有一個黑皮膚的年輕女人,是“一個孤兒”,作者希望通過這些描繪,引起人們對“孤兒”、童工等問題的廣泛關注。
B.米考伯先生債多不愁、樂天知命,人們將這一典型形象特征概括為“米考伯主義”,可見作者人物塑造之成功、影響之大。
C.小說以全知視角敘事,便于揭示主人公的深層心理,能激發讀者內心的感受和思考,也使故事情節更加真實,產生藝術感染力。
D.第④段寫米考伯太太跟“我”談論現在與她結婚以前的生活比較,表現出她對過去優越生活的懷念,對現在貧困生活的不滿、無奈。
3.“我”對米考伯夫婦的情感是復雜的、多層次的,請依據節選內容加以梳理概括。
4.“米考伯”一詞被收入英語詞典,意思是“沒有遠慮,幻想走運的樂天派”。請結合選文內容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這一形象的
。ǘ╅喿x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大衛·科波菲爾(節選)
狄更斯
“喂!”姨婆說道,“我已經給他寄了封信,告訴他,他和我會有番理論!”
“要把我——交給——他嗎 ”我結結巴巴地說。
“我不知道,”姨婆說,“還要看情形呢。”
聽到這話,我一下就泄了氣,情緒低落,好不傷心。姨婆似乎沒有注意到我,她自顧自地從衣柜里拿出一件粗布圍裙并穿上,親手洗茶杯;把茶杯洗凈后放到茶盤上,再把桌布疊好放在茶杯上。這之后,她又用小掃帚掃面包皮屑,一直掃到地毯上一點纖塵都沒有;接著她又收拾打掃那本已被收拾打掃得無可挑剔的房間。當這一切家務已干得令她滿意了,她才取下手套,解下圍裙疊好,放回衣柜里某個專門的角落。她把她的針線盒拿到打開的窗子前的桌上,坐了下來并開始干活。
……
“特洛伍德小姐,一收到你的信,我就感到,為了更合情理地表示我本人,或許也為了更表示對你的尊敬——”
“謝謝你,”姨婆尖銳地看著他說,“你不必在意我。”
“還是親自面談比借信交談要好,”謀得斯通先生繼續說道,“雖說旅途不便。這個倒霉的孩子,他已拋棄背離了他的朋友和職責——這個倒霉的孩子,在我那親愛的亡妻生前生后,都給家里引來了許多紛擾和不安。他有一種陰郁逆反的心理,一種粗暴野蠻的脾氣,一種不馴服不聽管教的氣質。家姐和我都曾努力想改變他的惡習,卻毫無成效。”
謀得斯通小姐說道:“我再補充一句,我認為這孩子是世界上所有的孩子中最壞的一個。”
“太過分了!”姨婆說道。
“可事實上一點也不過分。”謀得斯通小姐說。
謀得斯通先生接著說:“我曾讓這孩子去從事一種受尊重的職業,并置他于我一個朋友照顧下,但他不喜歡那職業;他跑走了,成為一個四處流浪的叫花子,衣衫襤褸地到這兒向你特洛伍德小姐求哀告憐。”
“還是先說那受人尊敬的職業吧,”姨婆說,“如果他是你的孩子,我想,你也會那么把他送去從事嗎 再假設,如果那可憐的孩子——也就是他的母親——還活著,他也要去投身那受人尊敬的職業吧,是嗎 ”
“我深信,”謀得斯通歪了歪頭說,“凡是我和家姐一致認為最好的事,克萊拉都對其沒有異議。”
“唉!”姨婆說,“不幸的吃奶娃娃!”
“那可憐的孩子的年金也和她不復存在了嗎 ”
“也和她一樣不復存在了。”謀得斯通先生答道。
“那么那筆小小的財產——就是那座房子和那花園——”
“我的亡妻愛她的第二個丈夫,”謀得斯通先生說道,“毫無保留地信任他。”
“你的亡妻,先生,是一個最沒頭腦、最不快活、最不幸的吃奶娃娃。”姨婆對他搖搖頭說,“你還有什么要說呢 ”
“特洛伍德小姐,”他答道,“我到這兒來是要把大衛帶回去。按照我認為最恰如其分的方法處置他。如果你袒護了他一次,你就得永遠袒護他。我來這兒把他帶走,如果他不,我的門從此不再為他開。”
我姨婆很專注地聽這番話。她坐得直挺挺的,雙手疊放在膝蓋上,忿忿地盯著那說話的人等他說完。
“這孩子要說什么呢 ”姨婆說道,“你愿意走嗎,大衛 ”
我用“不”字回答。我乞求我的姨婆看在我父親的份上照顧我,保護我。
姨婆把我拉到她身邊,對謀得斯通先生說:“你可以走了;我要來試試這個孩子。如果他真像你說的那樣,至少我還可以像你做的那樣去對待他。不過,你說的話我一點也不相信。”
“你以為我不知道,”姨婆極其尖銳地說,“你讓那可憐的、不幸的、誤入歧途的吃奶娃娃過的什么日子嗎 你以為我不知道,當你向她套近乎時——我敢說,你對她賣弄風情時裝得對鵝都不敢噓一聲一樣——對那軟弱的小人是何等可悲的日子嗎 現在我就是看到了你,也聽到了你!誰會像謀得斯通先生一開始那樣柔順聽話!那個可憐的、上當的、沒頭腦的孩子從沒見過這樣的男人。他是用糖做成的。他崇拜她。他溺愛她的兒子——非常非常溺愛他!他要做這孩子的第二個父親,他們要一起生活在開滿玫瑰的樂園里,是嗎 呸!滾開!滾!”姨婆說。
“謀得斯通先生,”她向他搖著手指說,“在那沒有頭腦的吃奶娃娃眼里,你是個專橫的君王,你傷了她的心,你利用她弱點里最大的那部分給了她致命的創傷。這事實使你心安了。”
在這當口兒,他一直站在門邊,面帶某種微微笑意打量姨婆,不過他的黑眉黑眼重重擰在一起了。我看得出來,雖然他仍然掛著微笑,臉色已變了,并像剛跑過那樣喘著氣。
“祝你好,先生!”姨婆說,“再見!也祝你好,小姐。”
謀得斯通小姐沒有回答一個字,慎重地挽起她弟弟的胳膊,大模大樣地走出了那小屋。
她的臉色漸漸緩和,我誠懇地摟住她的脖子去吻她。就這樣,我在一個全新的環境中開始了我的新生活。
5.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開頭的“聽到這話,我一下就泄了氣,情緒低落,好不傷心”與結尾的“我誠懇地摟住她的脖子去吻她”是伏筆與照應的關系。
B.第四段中“姨婆似乎沒有注意到我……開始干活”寫的是從“我”的視角觀察到的姨婆勞作的情形,其背后有一個感到惴惴不安的“我”。
C.畫線部分“他是用糖做成的……是嗎 ”運用第三人稱寫克萊拉眼中謀得斯通的“美好”形象,反映了特洛伍德對謀得斯通虛偽本性的清醒認知。
D.小說注重不同人物的情緒隨著矛盾的發展而發生的變化,如特洛伍德小姐開始比較克制,后來逐漸變得憤怒,最后漸漸緩和。
6.下列是關于名著《大衛·科波菲爾》的人物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大衛善良誠摯,勤奮好學,有自強不息的勇氣,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最終獲得了事業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
B.愛格妮絲既有外在的美貌,又有內心的美德,她最后與大衛結合,這種完美的婚姻使小說的結尾洋溢一派幸福和希望的氣氛。
C.米考伯先生愛慕虛榮、仁慈樂觀,尤其是債多不愁、得過且過的性格,使他成為文學中的一個典型,后人將這種特點概括為“米考伯主義”。
D.大衛的繼父謀得斯通兇狠貪婪,常常責打大衛。大衛母親去世后,即把十歲的大衛送去當洗刷酒瓶的童工,只讓他過著基本能解決溫飽的生活。
7.特洛伍德小姐是世界文學史上的一個經典形象,請談談節選部分是如何塑造這一形象。
8.“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復活(節選)
列夫·托爾斯泰
【故事背景:聶赫留朵夫與瑪絲洛娃在獄中見面后,決定為她提出上訴,經典獄長同意在辦公室里再次與瑪絲洛娃見面,斀z洛娃請求聶赫留朵夫幫助被誣告為縱火犯的明肖夫母子,并拒絕了聶赫留朵夫的求婚。但聶赫留朵夫堅持幫助瑪絲洛娃,打算將瑪絲洛娃調到醫院工作;同時找到明肖夫了解情況。為此他求助副省長瑪斯連尼科夫,征得其同意后第三次到監獄會見瑪絲洛娃】
有一種迷信流傳很廣,認為每一個人都有固定的天性:有的善良,有的兇惡,有的聰明,有的愚笨,有的熱情,有的冷漠,等等。其實人并不是這樣的。我們可以說,有些人善良的時候多于兇惡的時候,聰明的時候多于愚笨的時候,熱情的時候多于冷漠的時候,或者正好相反。但要是我們說一個人善良或者聰明,說另一個人兇惡或者愚笨,那就不對了?晌覀兺沁@樣區分人的。這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人好像河流,河水都一樣,到處相同,但每一條河都是有的地方河身狹窄,水流湍急,有的地方河身寬闊,水流緩慢;有的地方河水清澈,有的地方河水渾濁;有的地方河水冰涼,有的地方河水溫暖。人也是這樣。每一個人都具有各種人性的胚胎,有時表現這一種人性,有時表現那一種人性。他常常變得面目全非,但其實還是他本人。有些人身上的變化特別厲害。聶赫留朵夫就是這一類人。這種變化,有的出于生理原因,有的出于精神原因。聶赫留朵夫現在就處在這樣的變化之中。
在法庭審判以后,在第一次探望卡秋莎以后,他體會到一種獲得新生的莊嚴而歡樂的心情。他決定不再拋棄她,也沒有改變同她結婚的決心,只要她愿意的話,然而現在這件事卻使他感到痛苦和煩惱。
在走訪瑪斯連尼科夫后的第二天,他又坐車到監獄去看她。典獄長準許他同她會面,但不在辦公室,也不在律師辦事室,而是在女監探望室里。典獄長雖然心地善良,但這次對待聶赫留朵夫的態度不如上次熱情。聶赫留朵夫同瑪斯連尼科夫的兩次談話顯然產生了不良后果,上級指示典獄長對這個探監人要特別警惕。
“見面是可以的,”典獄長說,“只是有關錢的事,請您務必接受我的要求……至于閣下寫信提出要把她調到醫院里去,那是可以的,醫生也同意了。只是她自己不愿意,她說:‘要我去給那些病鬼倒便壺,我才不干呢……’您瞧,公爵,她們那幫人就是這樣的。”他補充說。
聶赫留朵夫什么也沒回答,只要求讓他進去探望。典獄長派一個看守帶他去。聶赫留朵夫就跟著他走進一間空蕩蕩的女監探望室。
瑪絲洛娃已經在那里。她從鐵柵欄后面走出來,模樣文靜而羞怯。她走到聶赫留朵夫緊跟前,眼睛不看他,低聲說:“請您原諒我,德米特里·伊凡維奇,前天我話說得不好。”
“可輪不到我來原諒您……”聶赫留朵夫想說,但沒有說下去。
“不過您還是離開我的好。”瑪絲洛娃補充說,用可怕的目光斜睨了他一眼。聶赫留朵夫在她的眼睛里又看到了緊張而憤恨的神色。
“究竟為什么我得離開您呢 ”
“就該這樣。”
“為什么就該這樣 ”
她又用他認為憤恨的目光瞅了瞅他。
“嗯,說實在的,”她說。“您還是離開我吧,我對您說的是實話。我受不了。您把您那套想法丟掉吧。”她嘴唇哆嗦地說,接著沉默了一下。“我這是實話。要不我寧可上吊。”
聶赫留朵夫覺得,她這樣拒絕,表示她因為他加于她的屈辱恨他,不能饒恕他,但也夾雜著一種美好而重要的因素。她這樣平心靜氣地再次拒絕他,這就立刻消除了聶赫留朵夫心里的種種猜疑,使他恢復了原先那種嚴肅、莊重和愛憐的心情。
“卡秋莎,我原先怎么說,現在還是怎么說,”他特別認真地說。“我求你同我結婚。要是你不愿意,現在不愿意,那么,我繼續跟著你,你被發送到哪里,我也跟到哪里。”
“那是您的事。我沒有別的話要說了。”她說,嘴唇又哆嗦起來。
聶赫留朵夫也不作聲,覺得說不下去了。
“我現在先到鄉下去一下,然后上彼得堡,”他終于鎮定下來說。“①我將為您的事……為我們的事去奔走。上帝保佑,他們會撤銷原判的。”
“不撤銷也沒有關系。我就算不為這事,②也該為別的事受這個罪……”瑪絲洛娃說,他看見她好容易才忍住眼淚。
“那么,您看到明肖夫了嗎 ”她突然問,以此來掩蓋自己的激動。
“他們沒有犯罪,是嗎 ”
“我想是的。”
“那個老太婆可好了。”她說。
聶赫留朵夫把從明肖夫那兒打聽到的情況都告訴了她。
他問她還需要什么,她回答說什么也不需要。
他們又沉默了。
“哦,至于醫院的事,”她忽然用那斜睨的眼睛瞅了他一眼,說,“要是您要我去,那我就去。酒我也不再喝了……”
聶赫留朵夫默默地瞧了瞧她的眼睛。她的眼睛在微笑。
“那很好。”他只能說出這樣一句話來,說完就同她告別了。
“是啊,是啊,她簡直換了一個人了。”聶赫留朵夫想他消除了原來的種種疑慮,產生了一種嶄新的感覺,那就是相信愛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
(選自《復活》第一部59章,有刪改)
9.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說開頭以河流的復雜多變作比喻來說明人性不是固定不變的,交代出聶赫留朵夫的變化,也預示著下文瑪絲洛娃會有所改變。
B.典獄長對聶赫留朵夫轉述瑪絲洛娃的話,表現了典獄長對在押囚犯缺乏真正的關注與同情,也反映出瑪絲洛娃不想接受聶赫留朵夫的幫助。
C.瑪絲洛娃對聶赫留朵夫始終以“您”相稱,在表示禮貌的同時也顯示她對聶赫留朵夫刻意地保持一定的距離,對他仍然懷有懷疑、憤恨之意。
D.瑪絲洛娃雖然身陷牢獄,遭受折磨,但她仍然請求聶赫留朵夫想辦法幫助明肖夫母子,這也體現出瑪絲洛娃內心良善的一面。
10.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 )
A.小說前半部分作者主要采用議論和概述的方式,交代聶赫留朵夫的基本情況,與后文二人會面場景的描述相輔相成,讓整個故事重點情節凸顯。
B.小說寫二人對話進行比較順暢,既交代了二人關系、情感的變化,又增強了讀者獨特的情感體驗。
C.小說在描述瑪絲洛娃與聶赫留朵夫會面場景時,主要借助人物心理活動展開,既靈活直接地體現人物性格,充分坦露人物的內心世界,又有力地推動了情節發展。
D.小說始終從聶赫留朵夫的視角來寫瑪絲洛娃眼睛,如“眼睛不看他”“可怕的”“在微笑”等,在表現瑪絲洛娃轉變的同時揭示了聶赫留朵夫的內心世界。
11.省略號具有表情達意功能,文中畫橫線兩句中的省略號對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何作用
12.如何理解托爾斯泰主義中“勿以暴力抗惡”“道德自我完善”“托爾斯泰自己的宗教‘博愛’思想”等觀點 請結合文本內容加以分析。
(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橋邊的老人
海明威
一個戴著鋼絲邊眼鏡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盡是塵土。河上搭著一座浮橋,大車、卡車、男人、女人和孩子們在涌過橋去。騾車從橋邊蹣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幫著推動輪輻?ㄜ嚫赂碌伛偵闲逼戮烷_遠了,把一切拋在后面,而農夫們還在齊到腳踝的塵土中躑躅著。但那個老人卻坐在那里,①一動也不動。他太累,走不動了。
我的任務是過橋去偵察對岸的橋頭堡,查明敵人究竟推進到了什么地點。完成任務后,我又從橋上回到原處。這時車輛已經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個老人還在原處。
“你從哪兒來 ”我問他。“從圣卡洛斯來,”他說著,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鄉,提到它,②老人便高興起來,微笑了。
“那時我在照看動物。”他對我解釋。
“噢。”我說,并沒有完全聽懂。“唔,”他又說,“你知道,我待在那兒照料動物。我是最后一個離開圣卡洛斯的。”
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我瞧著他滿是灰塵的黑衣服,盡是塵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鋼絲邊眼鏡,問道,“什么動物 ”
“各種各樣,”他搖著頭說,“唉,只得把它們撇下了。”
我凝視著浮橋,眺望著充滿非洲色彩的埃布羅河三角洲地區,尋思著究竟要過多久才能看到敵人,同時一直傾聽著,期待第一陣響聲,它將是一個信號,表示那神秘莫測的遭遇戰即將爆發,而老人始終坐在那里。
“什么動物 ”我又問道。
“一共三種,”他說,“③兩只山羊,一只貓,還有四對鴿子。”
“你只得撇下它們了 ”我問。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個上尉叫我走,他說炮火不饒人哪。”
“你沒家 ”我問,邊注視著浮橋的另一頭;④那兒最后幾輛大車在匆忙地駛下河邊的斜坡。
“沒家,”老人說,“只有剛才講過的那些動物。貓,當然不要緊。貓會照顧自己的,可是,另外幾只東西怎么辦呢 我簡直不敢想。”
“你的政治態度怎樣 ”我問。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說,“我76歲了。我已經走了12公里,再也走不動了。”
“這兒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說,“如果你勉強還走得動,那邊通向托爾托薩的岔路上有卡車。”
“我要待一會,然后再走,”他說,“卡車往哪兒開 ”
“巴塞羅那。”我告訴他。
“那邊我沒有熟人,”他說,“不過我還是非常感謝你。”
他疲憊不堪地茫然瞅著我,過了一會又開口,為了要別人分擔他的憂慮,“貓是不要緊的,我拿得穩。不用為它擔心?墒,另外幾只呢;你說它們會怎么樣 ”
“噢,它們大概挨得過的。”
“你這樣想嗎 ”
“當然,”我邊說邊注視著遠處的河岸,那里已經看不見大車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們怎么辦呢 人家叫我走,就是因為要開炮了。”
“鴿籠沒鎖上吧 ”我問道。
“沒有。”
“那它們會飛出去的。”
“嗯,當然會飛。可是山羊呢 唉,不想也罷。”他說。
“要是你歇夠了,我得走了。”我催他,“站起來,走走看。”“謝謝你。”他說著撐起來,搖晃了幾步,向后一仰,終于又在路旁的塵土中坐了下去。
“那時我在照看動物,”他木然地說,可不再是對著我講了,“我只是在照看動物。”
對他毫無辦法。那天是復活節的禮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羅挺進?墒翘焐幊,烏云密布,法西斯飛機沒能起飛。這一點,再加上貓會照顧自己,或許就是這位老人僅有的幸運吧。
。ㄓ袆h改)
13.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說開篇用白描手法,為我們勾勒出一幅混亂交錯的景象:滿身塵土的老人,逃難的人群,運送物資的士兵,在塵土中躑躅著的農夫們。
B.“我”兩次勸老人離開,但老人只在意那幾只微不足道的動物,始終坐在橋邊,說明老人行動遲緩,對即將到來的戰爭不知所措。
C.小說中的對話簡單高效,反映出人物的個性和心理,沒有一句情緒化的語言,但老人的內心之痛卻細致入微地呈現出來。
D.海明威不動神色地講述了一個看似乏味的故事,而這個故事卻反映了無數無辜百姓在戰爭中的無助和悲哀,飽含著作者的深情。
14.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句子①中老人的“一動也不動”,與前面人、車的匆忙形成對比,突出老人的無助。
B.句子②中老人的“高興起來”,說明老人和我聊天十分投緣,忘記戰爭即將來臨。
C.句子③中老人對動物如數家珍,說明這幾種動物在老人心目中占據很重要的位置。
D.句子④中“最后幾輛大車在匆忙地駛下”,表明戰爭越來越近,暗示我對老人的擔心。
15.老人為什么嘮叨著“我在照看動物” 小說這樣安排有什么用意 請簡要分析。
16.在《老人與!贰稑蜻叺睦先恕穬善≌f中,海明威都選擇了老人作為小說的主人公,這是為什么 請簡要分析。
(五)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世界上最漂亮的溺水者
[哥倫比亞]馬爾克斯
海面上漸漸漂過來一個黑乎乎的東西,先發現的孩子們炫耀說那是一艘敵船。過了一會兒,他們又發現那件漂浮物上沒有掛旗幟,也沒有桅桿,于是又認為是一條鯨魚。一直到它漂到岸邊,他們從它身上取下那些黑乎乎的馬尾藻、水母和遇難船只的碎片后,才發現是一個淹死的人。
孩子們跟這個尸體玩了整整一下午,他們在沙灘上把他埋好,然后再挖出來,后來被大人看見了,便給村子里報了信。村子里男人抬尸的時候,人們發現這具尸體比所有的死人都龐大,都沉重,重得像一匹馬,男人們互相議論著,可能是因為他在水里泡得時間太長了,水都浸到了骨頭里。當天夜里,女人們用蘆絮擦掉死人身上的污泥,她們發現這死者曾是一個很傲慢的人,因為他的臉上沒有其他那些在海上淹死的人那種孤獨的表情。最后直到她們給他完全擦洗干凈了,才發現他是那么漂亮,于是都驚訝地憋住了呼吸。他不僅是她們從沒見過的那種最高大、最強健而又最具有男性美的人,而且是連在想象中都不曾見過的男人。
村子里找不到一張那么大的床來停放他。女人們把村子里身材最高的男人在節日里穿的褲子拿來也穿不進,最肥大的襯衣他也嫌窄,最大的鞋子還是小。女人們都為這短小的服裝和他的美不相稱而感到難過,于是她們決定用大塊帆布和一件新娘子的粗線襯衫給他做衣服,以保持他死后的尊嚴。女人們幻想如果那漂亮的男人住在這個村子里,他的女人一定是最幸福的。她們暗自拿他跟自己的男人比,內心里都在咒罵自己的男人,覺得他們是世界上最污穢而又沒有本事的人。這時她們當中最老的一個嘆口氣說道:“他長的多么像埃斯特溫。”
那些給他穿衣服、梳頭、剪指甲和修胡子的女人,在把他放倒在地上時都抑制不住難受的心情。當她們用塊手帕為他蓋臉,免得陽光打擾他時,見到他是那樣永遠的安息了,像所有的男人一樣,無法抗拒這自然規律的安排,都止不住流下了眼淚。先是她們當中最年輕的一個女人開始抽泣,其他人強忍著,只是悲傷地嘆著氣,可到后來,越來越想哭,因為這個被淹死的人越發使她們回想起埃斯特溫,這位世界上最無人幫助的可憐人,他是那么溫柔,而又助人為樂。
她們在痛哭之余都感到了一種莫名的空虛。
“上天啊,他是我們的。”她們哭泣著說。
男人們認為這些言過其實的話只不過是女人的輕浮。他們已經被這一夜的尋訪搞得筋疲力盡,只想立即處理掉這個額外的累贅。他們找來一些舊帆布,捆成擔架,好把這沉重的身體抬到懸崖邊上。他們想在他腳腕子上捆上一副商船的鐵錨,好讓他順利地沉到海底,這樣即使是再大的風浪,也不會再把他漂回海岸了。但是他們越是著急,女人們卻越是耽擱時間。她們一些人忙著給死者這兒放上護身符,另一些人忙著給死者在那兒扣上一條導向的帶子,七嘴八舌的。這亂糟糟的場面使男人們感到莫名其妙,他們開始抱怨沒有必要為一個外鄉人搞這么多裝飾品,反正在上面帶再多的東西,也是喂鯊魚。女人們并不理會,仍繼續往死者身上放那些不值錢的殉葬品,放上去,又取下來,再放上去。男人們嘴里罵著:這里什么時候這樣對待過一個漂來的死人,一個素不相識的死人,一堆臭肉。一個女人被這毫無感情的話激怒了,走過去取掉蓋在死者臉上的手帕,這下連男人們也都驚呆了。是埃斯特溫。
人們為他舉行了最隆重的葬禮。有些婦女去鄰村找花,把這件事講給另一些婦女聽,她們不相信,也跟來看看。當她們見到那死者后,就又去弄來更多的鮮花,人和花越來越多,擠得幾乎無法走路。
在把那具尸體拋下深淵以前的片刻間,所有的人都憋住呼吸。他們不需要相互去看,就知道彼此都不是完美的,永遠也不可能是完美的。真遺憾,這個漂亮的傻瓜死了。他們將在房前墻上涂上明快的色彩,借以永遠紀念埃斯特溫。他們還將鑿開巖層,在石頭地上挖出水源來,在懸崖峭壁上栽種鮮花,為了在將來每年的春天,讓那些大船上的旅客被這海上花園的芳香所召喚。連船長也下到甲板上,身穿節日的服裝,胸前挎著望遠鏡,佩戴著金星肩章和一排戰爭中得的獎章,指著這坐落在加勒比海地平線上滿是玫瑰花的海角,用十四種語言說道:“你們看那兒,如今風兒是那樣平靜,太陽是那么明亮。連那些向日葵都不知道此刻該朝哪邊轉。是的,那兒就是埃斯特溫的村子。”
17.下列對小說思想內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說寫了一群村民居住在一個荒涼偏遠的海邊漁村,過著灰暗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一具漂亮的死尸從海面上漂過來,開始照亮每一個人的生活。
B.小說描述了一個美到極致的溺水者,他的容顏不僅令鎮上的女人們在對比中看到了自己身邊不堪的丈夫,還映襯出了她們日復一日的破敗不堪的生活。
C.“埃斯特溫”是一個美的代名詞,是神與美的化身。正因如此,小鎮上的人為溺水者舉辦了盛大隆重的葬禮。
D.先是女人,后是男人,他們被溺水者的漂亮折服,這揭示了這樣的現狀——人們被虛幻的美所迷惑,而沒有勇氣去改變生活中的不完美。
18.下列對小說藝術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說開頭寫死尸是一艘敵船、一條鯨魚都是為下文寫“埃斯特溫”的高大做鋪墊。這個故事看上去有些荒誕,卻與生活的內在邏輯并不相悖。
B.文章營造了一種過去與現在交織的幻覺。人們通過溺水者的臉想象出了他過去的經歷,甚至把他當成了自己的親人和朋友。
C.文章通過對比、白描、夸張、借代的手法來表現溺水者,既傳神又逼真,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D.小說將真實與虛幻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這正是馬爾克斯魔幻現實主義手法的一種獨特表現。
19.馬爾克斯是拉美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家,他曾宣稱:“在我的小說里,沒有一個字不是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的。”結合這篇小說和課文的有關情節,從“魔幻”與“現實”的關系角度簡析這種寫作特點。
。╅喿x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巨翅老人
[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